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梁实秋《鸟》表格式教案6
作者:w626388  上传者:w626388  日期:20-11-2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给美丽的自然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你喜欢听鸟鸣吗?你爱鸟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泛读课文。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2.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线索是:我爱鸟。
3.快速阅读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俊俏优美,玲珑饱满,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蛮横无情,鸠占鹊巢,我感到坦然
教师小结: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第二课时
四、课文精读  
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并组织全班交流。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鸣声比作“和谐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悦耳的效果。
(2)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用短句写出了杜鹃叫声的凄绝。
(3)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作者化用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语句,用语典雅,描画了鸟优美的体态,表现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一个“刺”字,生动地刻画出“我”见到鸟儿的喜悦之情。
(5)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拳”“缩”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立在稻田的样子,衬着山色和梯田的背景,好一幅“青天白鹭图”!
3.作者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2)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运用比喻和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4.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
(1)最后一段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
(2)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5.小结:
作者的 “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6.搜集与鸟相关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五、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开篇点明爱鸟之情。
第二部分(2~6):写不同的鸟带给“我”的不同感受,表达了爱鸟之情。
第三部分(7):收束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了爱鸟的主旨。
六、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色鸟的鸣声、外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之鸟的同情,暗含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七、写作特点 
1.反衬。用寒鸦、鸱枭、笼中的鸟来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鸟,更写出了作者不满于把鸟囚在笼中的做法。
2.托物言志。作者借鸟表达自己的情感。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爱鸟爱自由
:鸟开篇点题“我爱鸟”不同鸟带给“我”不同感受同情“笼中鸟”喜爱山林自然鸟悲楚“贫寒鸟”收束全文 不忍看鸟


标题: 梁实秋《鸟》表格式教案6
文件大小: 11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w626388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梁实秋《鸟》同步练习
梁实秋《鸟》知识点
梁实秋《鸟》读后感
梁实秋《鸟》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梁实秋《鸟》课堂实录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5
梁实秋《鸟》教案4
梁实秋《鸟》教学反思
梁实秋《鸟》说课稿
梁实秋《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实秋《鸟》批注学习
《鸟》教学简案
梁实秋《鸟》pptx课件(17页)
梁实秋《鸟》ppt课件(12页)
梁实秋《鸟》导学案
梁实秋《鸟》教案3
梁实秋《鸟》ppt课件(11页)
梁实秋《鸟》pptx课件(30页)
梁实秋《鸟》ppt课件(42页)
梁实秋《鸟》ppt课件3
梁实秋《鸟》教学案
古人咏鸟的诗谜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2
梁实秋《鸟》教案1
梁实秋《鸟》学案
梁实秋《鸟》ppt课件2
梁实秋《鸟》ppt课件1
梁实秋《鸟》课文原文阅读
梁实秋《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