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0-19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sù)       赋闲(fù)    惟(wéi)
游逛(guàng)妥帖(tuǒ)      踌躇(chóu chú)拣(jiǎn)    箸(zhù)
迂(yū)     蹒跚(pán shān)  倾(qīng)     拭(shì)       晶莹(yíng)
颓(tuí)唐    琐屑(xiè)      惦(diàn)记          

第14课《白杨礼赞》
1.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
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
(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4)主要内容:本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重点字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yān  yān)欲睡  虬(qiú) 枝
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g)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倦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4.重点句子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第15课《散文两篇》
1.文学常识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2.重点字词
臼(jiù)齿         蔓(màn) 延    凋谢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3.重点问题
(1)《永久的生命》 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答: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2)《我为什么而活着》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

第16课《昆明的雨》
1.文学常识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
2.重点字词
鲜腴:新鲜肥美。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一般写作“瞠目结舌”。
炽(chì):热烈、旺盛。
密匝(zā)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饱涨:饱满。
3.主题思想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标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文件大小: 7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课内古诗词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重点词语摘编
部编版八年级上课内成语汇编
如何在作文中生动描写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全册课文思维导图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上教材梳理ppt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阅读+实践”新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至三单元教案合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后生字词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知识预习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合集(24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学案合集
部编版八年级(上)易错字词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重要考点、易错字整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生字词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要点(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合集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文翻译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上)课时复习作业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教学内容小结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练习资料汇编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练习资料汇编
初二语文授课计划
部编版八年级上读读写写成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合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3单元翻译汇总
部编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汇总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案合集(97页)
“读读写写”(人教版2017年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