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8-31 出处: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9~11题。(8分)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①“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在原始社会,人们将食物平分后,各自进餐,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②先秦时期,饮食的礼仪尤为重要,《礼记》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说法。那时人们的就餐方式是席地而坐,每人前面摆放一张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孔子曰“席不正不坐”,人们要规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③汉代著名的“鸿门宴”上, 项王、项伯东向坐……这种分餐制的场景在汉代壁画及画像砖中均有体现。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描绘宴会场面的壁画中——人们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张食案就餐。
④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革。首先是用餐家具的改变,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席子。其次,频繁的战乱冲击了传统礼制。“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期人们的就餐制仍以分餐制为主。《世说新语》记载,顾荣有一次参加宴会,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辍己施焉”,说明当时的宴席确是一人一份食物。
⑤到了唐代,各种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中国人已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高足的餐桌应运而生,称为“食床”。这一时期的壁画中出现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进餐的场景。宾客共同坐在一个食床旁边,但主要的菜肴和食物是由厨师或仆人“按需分配”的。只有主食或羹汤食物才合餐,由进食者或仆人、庖厨添加,有学者称之为“会食”。
⑥分餐制向会食制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时候人们还会遵循古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及其他几位贵族子弟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反映了当时分餐制依然存在。
⑦宋代是“围桌而食”合餐制形成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人家如要举办酒席,一切桌椅陈设、餐具器皿,厨师伙计都可以租赁或雇佣。以至于“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都有专人负责,称为“白席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如果贵宾动筷子吃了某种莱肴,白席人便高唱一声某人吃了什么,请众客同吃。不过,一些重要场合,如宫廷宴会上,还会采用分餐制。
⑧明清时期,国人以合餐为主,但并不绝对。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写到,中国人喜欢用餐桌的数量来显示宴会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吃饭时,李纨和王熙凤二人就“立于案旁布让”,为别人布菜自然得用公共餐具。据考证最早使用公共餐具的是宋高宗赵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著两副”。吃饭之前,“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9.仔细阅读全文,先填写表格中(1)(2)两空,再纵向比较,写出探究结果。(4分)
朝  代
资料出处
主要餐制
坐式/坐具
原始社会
《尉缭子》
分餐
(2)     /席子
先  秦
《礼记》
汉  代
“鸿门宴”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围桌而坐/
高足的凳、椅
唐代/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会餐  分餐
宋  代
《东京梦华录》《老学庵笔记》
(1)         
明  清
《大中国志》《红楼梦》《西湖游览志馀》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项是(2 分)
A.“因辍己施焉”意思是把自己的那份烤肉给了端烤肉的人。
B.唐代出现的“食床”是指高足的餐桌和高足的凳椅。
C.“会食”中的主食或羹汤可自取,也可由仆人或庖厨添加。
11.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说到宋高宗的哪些用餐细节值得我们学习。(2 分)

 

 

答案:

9.[答案](1)合餐(2)席地而坐/跪坐在席子上(1分)
探究结果:a.采用时间顺序; b.主要运用举例子、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C.介绍了我国古代餐制由分餐到合餐的的发展演交过程/中国古代餐桌的由分到合: d.坐具、坐式的变化引起餐制的变化: e.本文引经据典,语言生动,文化味儿浓(3分)。
 [评分标准]①共4分。②(1)(2)两空都对得1分,写对一空不得分,有错别字不得分。③探究结果a~d四点共2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及以上得2分,答出e点得1分。
10.[答案]B (2分)
11.[答案要点]使用公筷、公勺/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倡导光盘行动。
[评分标准]①共2分。②两个要点,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代文化巨人

出处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3 补写诗句(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4 “珍爱汉字,传承文化”综合性学习(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5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6 《记承天寺夜游》《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7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8 苗振亚《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9 《范进中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10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作文题目
11 字音字形(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12 句子排序、补写(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13 病句(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14 书法(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