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青海省 >>
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2-27


  
西宁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

标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文件大小: 131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乙卷)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乙卷)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青海省西宁市六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青海省玉树州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六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青海玉树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平安县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语文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新课标II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6篇)
青海省西宁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II)
青海省西宁市三校2017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青海省西宁市三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青海省化隆县2014年高三第六次全县联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大联考2014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试卷
2013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2013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西宁五中2013年3月份第一次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全国卷)
2011年甘肃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
2011高考全国卷2(大纲卷)优秀及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语文逐题解析(全国Ⅱ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Ⅱ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