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xqq666  上传者:xqq666  日期:19-09-29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文言基础知识训练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寡人之于国也》
(1)直不百步耳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涂有饿莩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5) 以为轮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子生非异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9)合从缔交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倔起阡陌之中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赢粮而景从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或师焉,或不焉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件大小: 22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xqq666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鸿门宴》练习题
《红楼梦》整本书单元测试卷
《阿房宫赋》限时训练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过关练习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2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梳理练习
《逻辑的力量》同步训练
《大学之道》基础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梳理
《师说》文言文知识梳理
《客至》检测练习题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梳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梳理
《琵琶行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梳理2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2
《孔雀东南飞》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2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梳理2
《谏逐客书》练习试题
《登岳阳楼》习题训练
《鸿门宴》 基础练习题
《哈姆莱特(节选)》课堂检测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及练习
部编版高一下课内文言文习题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背诵篇目情景默写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理解性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导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