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苏珊·戈尔丁·梅多《手势与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苏珊·戈尔丁·梅多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9-27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3小题。(13分)
手势与学习
[]苏珊·戈尔丁·梅多
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如果一个问题很难,手部动作可以完成一部分必要的“思考”,就像把问题写下来可以使它易于解决一样。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我和同事让受试者去完成一些类似记忆一组单词等用来开发认知潜力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要配合使用手势,然后,我们对使用手势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手势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减轻脑力活动的负担,那么做手势就应该有助于提高人们记忆单词的能力。
我的团队在2001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内容是让孩子和成人记忆一系列词汇,然后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并为他们的答案做出解释。受试者在解释一部分问题时做了手势解答其他问题时则没有使用手势。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这意味着,手势减轻了数学问题带来的认知负担,节省了更多脑力,所以能记住更多单词。
最近,在让57岁的儿童解释他们对质量守恒问题的看法时,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
这样看来,打手势这种方法似乎能从意识中释放信息,提高思维能力,使我们可以关注其他事物或者难题的其他方面。
大体上讲,边说话边打手势可以减轻描述复杂问题时的负担,例如讲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介绍两个人的关系,或者解释重力如何起作用等。手部运动可以使讲述变得更轻松,使你可以注意谈话的其他方面,比如听众的面部表情,或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在课堂上,手势有更多的用处。如果老师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也许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掌握到什么地方了,从而决定下一步教授什么。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手势判断他们的想法错在哪里,并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手势,不仅是为了知道学生掌握了些什么,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智力更好地发展。
此外,老师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我们的研究显示,当老师口头讲述一个正确的策略,手势却表示另一种策略而造成语言和手势不符时,学生受益最大。例如,对于“7+2+4=  +4”这样一个题目,老师嘴里说“你们可以通过让等式两边相等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平衡策略,但同时老师的手势表达的却是加减策略。也就是说,老师依次指着等式两边的724,然后在等式右边的4旁边做出一个减去的手势意思是把等号左边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减去等号右边的数字。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策略,似乎为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是老师需要注意,千万别无意中用手势误导学生,因为手部动作也可以像语言一样造成误导。不过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开展手势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
10.①段“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一句中“这个观点”指什么?(答案不超过22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②段“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一句中的“更多”一词能否替换为“很多”?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第③段“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一句中,把“同事”的心理学家身份和姓名明确地点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细读最后两段,请给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几条关于手势方面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答案】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
【解析】还原句子,从上文去找。前面两句。第一句为观点,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所以指代内容是:“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
11.【答案】不能替换。因为“更多”表示比较而言的多。“很多”表示绝对数量的多,此处的多是在对手势使用与否进行比较而宵的。
【解析】不能替换的原因在于。“很多”只是一个整体数量的“多”,而“更多”是相较于原来的没使用手势而言,是比较之后多出来的量。此处是比较之后的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答案】点明心理学家的身份体现了结论的科学性,点出姓名体现了工作及结论的真实性,这样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论据作用的能力。论据的目的是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心理学家”在谈这一领域问题时。身份本身就是一有力的证明。姓名体现了结论的真实性。也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13.【答案】①要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②要鼓励学生使用手势;③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④注意不要用手势误导学生。
【解析】找出课堂教学中有关手势问题的关键语:“老师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决定下一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手势。……可以促进孩子智力更好地发展”、“老师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千万别无意中用手势误导学生,因为手部动作也可以像语言一样造成误导”,然后根据以上句子内容提建议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