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千年敦煌“活”起来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6-27 出处: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1.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千年敦煌“活”起来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浓缩 1650年,跨趋3100公里,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
公元 36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苦行僧乐傅云游敦煌,突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圣地奇景令乐傅顿悟,就此结茅,在大泉河谷凿下莫高第一个洞窟。自此,一个中国文化圣地开启了长达1650多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
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选 200余件敦煌艺术精华,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
现场构建了 3000平米黄沙实景,空运来的逾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
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四个角度带领人们领略敦煌之美。壁画、彩塑、经书、洞窟,展品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首次系统展出的敦煌供养人系列与《放妻书》等 26部敦煌遗书复制品,令观者驻足。
首次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观者仿佛回到敦煌 --走入“时先”,与供养人对话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画彩塑中领悟佛学智慧;品味“世相”,触摸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解读“人心”,从敦煌遗书中还原古人的世俗生活和细节片段。
莫高窟最大的壁画 --《五台山图》,高达3米,长达13米的巨幅画卷“活”了起来。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离细品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赏斑斓多彩的沉浸式投影。
“我们只是展开这一幅画卷,让你看见敦煌。”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
(选自2019年5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颜维琦系该报记者)
“千年敦煌‘活’起来”的“活”,在文中有哪几层意思?请作解释。
文章开头问:“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完全文,你认为我们实际上在谈论什么?
报纸随文刊发了两幅展出的敦煌壁画图片。想一想,你可能会分别在哪两个展区看到这两幅图呢?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作出推断。
展区:时光如是世相人心
 
链接材料:
甲:张骞出使西域,连接起欧亚大陆的商道,这条商道被称为“丝绸之路”。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迹加以附会演绎,《张骞出使西域图》据此绘制。
乙:《都督夫人礼佛图》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为庞大宏丽的一幅绮罗人物像,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图中人物依据长幼尊卑,依次画了敦煌供养人都督夫人、她的两个女儿和九个身着男装的婢女。
【答案】
【小题1】(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让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活”。 
(2)本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从“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一句来看是谈论敦煌,实际上就是谈论中国,谈论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从“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来看文章是在谈论“一带一路”,谈论中西方文明对话,谈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3)本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迁移运用。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迹加以附会演绎,《张骞出使西域图》据此绘制。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图》与传播佛教有关,“如是”展区是从宗教的角度展示敦煌文化的;《都督夫人礼佛图》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为庞大宏丽的一幅绮罗人物像,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世相”展区的内容与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等有关。 
答案: 
(1)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敦煌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 
(2)谈论敦煌,实际上就是谈论中国,谈论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谈论“一带一路”,谈论中西方文明对话,谈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3)示例:我会在“如是”展区看到《张骞出使西域图》,这幅图将张骞出使西域附会成传播佛教的故事,“如是”展区是从宗教的角度展示敦煌文化的;在“世相”展区看到《都督夫人礼佛图》,这是一幅绮罗人物像,人物众多,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世相”展区的内容与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等有关。
【小题2】
【小题3】
【解析】文章借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讲述了敦煌石窟的起源、发展、衰落和重生。抓住“千年敦煌‘活’起来”的“活”,讲述了“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的展品和布局,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最后交代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
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①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⑤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⑥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出处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资料
1 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巴金《在泸县》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3 《千年敦煌“活”起来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4 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5 刘禹锡《洗心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6 《艾青诗选•吹号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7 名著导读(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8 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作文题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