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
|
作者:guangyong40 上传者:guangyong40 日期:19-05-28 |
八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第1课 社戏 作者见注释(1) 词语见各面所画及手册
一、结构图
一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1—3)
看社戏的波折(4—9)
途中的见闻和感受(10—13)
二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4—30)
赵庄看社戏(14—21)
深夜归航(22—30)
三看社戏后的余波
(31—40)
表现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课文具体写了几件事?详略如何?
1、随母归省(略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略 )3、看社戏前的波折(详)4、月夜出航/月夜行船 (详)5、船头看戏(详)6、月下归航(偷豆)(详)6、六一公公送豆(略 )
三、随母亲小住平桥村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3)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四、 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
(1)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五、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②与我同去;③保证不出事。
好处:(1)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2)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六、第10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请分析其效果。
点——磕-----退后------上前------架
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七、阅读10~13段,思考:作者详细描写了哪些内容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
视 觉:豆麦“碧绿”、远山“淡黑”,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 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 觉:“潺潺” 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处的“歌吹”。
触 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感 觉(心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比 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
环境描写的作用: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有高兴、迫切和沉静的心理。
八、1、22段“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这是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我对赵庄的依恋之情。
2、思考22~23段: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景物描写突出表现了哪两点?景物美,船快。
九、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十、人物性格:阿 发:憨厚、无私
双 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组织才能和号召能力
六一公公:宽厚、淳朴、好客、热诚
桂 生:机灵、勤快
主旨: 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 | |
| 标题: |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
| 文件大小: |
9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guangyong40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