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性散文复习教案
宜宾市大运实验学校 马芳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2.掌握分析记叙性散文中描写的作用
3.重温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记叙性散文中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检测
1、《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提的三条建议是: 、 、 。
2、《出师表》中表示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3、请写出《出师表》中的成语,至少三个: 。
4、翻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二、重温《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根据其要求对家庭作业进行自查自纠。
三、新课教学
1.标题的作用与含义
(1)梳理考试要点
文体特征:散文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考点:A.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B.人物形象分析;C.词句含义理解赏析;D.标题含义和作用;E.表现手法及作用等
(2)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
A.需要结合文中点题的句子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去分析
B.双层含义:表面上指……(字面含义),实际上指……(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例:某中考语文试卷第21题“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一是指用自己的双腿走路,一是指爱惜自己的生命,勇于与命运抗争。)
例:《驿路梨花》题目的含义(一是指自然界中的梨花,一是指梨花姑娘,一是指纯洁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3)真题演练
下列各题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例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明确:人物的外貌描写, 体现了中年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背景 。
2.描写方法及作用
(1)考点梳理
(2)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答题技巧
A.交代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表现自然条件(氛围)的美好或恶劣;
B.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C.渲染……气氛,烘托……的心情;
D.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为下文……作铺垫 )
E.烘托人物……的性格;
F.突出文章主题
(3)真题检测
例1.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
明确: 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
例2.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
明确: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学了什么知识?
2.对本节课的知识我还存在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