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家介绍 >>
彭荆风简介
作者:彭荆风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4-24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汉族,祖籍江西萍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就职于成都军区创作室,任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协。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退休。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
2018年7月24日上午6时53分,彭荆风在昆明逝世,享年89岁。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 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文革”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彭荆风代表作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

1954年,25岁的彭荆风以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电影《芦笙恋歌》据此改编),引起中国文坛的关注,成为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该短篇小说集于1954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呈现了拉祜族人解放前后的悲欢离合故事,以及新的一代在战斗中的成长。


《驿路梨花》

短篇小说集。1978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收录描写云南边地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11篇,包括那篇入选中学课本的《驿路梨花》。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


《解放大西南》

2010年,81岁的彭荆风推出长篇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并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该书历时12载完成,10次修改,手稿重达27公斤。它以雄浑开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开了解放大西南的历史画面。


《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

该书首版于2005年推出,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的历史,被评论家称为是所有描写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的文学作品中最真实、广阔的一部。获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届文学艺创作奖一等奖”。


《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在缅印》

该书与《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为姐妹篇,共同构成一部中国远征军史诗。《旌旗万里》出版于2016年。云南文学评论家宋家宏认为,客观地返回历史的战争场景,公正地评说战场的得失,是彭荆风写《旌旗万里》的基本立场。他掌握了丰富的史料,能把握全景,具有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引领读者遥望那血色殷红的战场,客观公正地评说、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歌德简介
李斯简介
叶绍翁简介
魏征简介
聂鲁达简介
黄庭坚简介
惠特曼简介
易卜生简介
卢梭简介
张岱年简介
王昌龄简介
林觉民简介
王佐良简介
林焕彰简介
杨成武简介
赫尔曼·黑塞简介
雪莱简介
汤显祖简介
马克思简介
彭荆风《森林边的小茅屋》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来道雄简介
柏拉图简介
顾颉刚简介
陶行知简介
昌耀简介
马南邨简介
陈忠实简介
屠呦呦简介
林西莉简介
贾谊简介
杜审言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