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小学例文 >>
《拾穗》课文原文阅读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12-18


 
  [北师大版第七册课文]
  4 收获
         拾 穗

  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太阳偏西,收割过的地里已经堆起好几排金黄色的麦垛,有人在往车上装捆好的麦子,更多的人正忙着弯腰割麦。监工骑在马上,看着田野里的一切。
  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我们看不见她的脸。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哦,她的年纪够大了,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一辈子辛劳,腰已经落下了毛病,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添一点食物的宝贵机会呀!因此,虽然家里人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
  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女儿吧。她手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一只手伸向前方,另一只手拿着麦穗,弯在背后。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路还很长……
  拾穗的穷人都遵循古老的传统,只在白天拾穗,天黑了决不会来。监工的人明白,丢在地里的麦穗没人拾走,也是浪费;再说,给穷人一点帮助,也是应该的。所以,除非是荒年,他们从不禁止拾穗。
  这就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描绘的主要内容。米勒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就跟随大人到田里劳动,可能也曾和妈妈去捡拾过麦穗。由于他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拾穗》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充满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
  这幅画有远景,有近景,远景和近景相配合。画面本身是静的,而表现的内容是动的,它使人好像也置身于收获后的田野中,来到拾穗者身旁。认真的欣赏画面,会产我们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练习
   1、欣赏油画《拾穗》,谈谈你的感受和联想。
   2、第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画中的人物?哪些语句是课文作者的推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日月水火》课文原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课文原文阅读
《牧场之国》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阅读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课文原文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原文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阅读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原文阅读
《八角楼上》课文原文阅读
《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阅读
五年级上《松鼠》课文原文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原文阅读
《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阅读
《大小多少》课文原文阅读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文原文阅读
《三黑和土地》课文原文阅读
梁衡《青山不老》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阅读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花之歌》课文原文阅读
《白鹭》课文原文阅读
四年级上《观潮》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课文原文阅读
《田忌赛马》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课文原文阅读
《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识字4---中国美食》课文原文阅读
《拾穗》教学反思(3篇)
《拾穗》教学设计2
《拾穗》说课稿
《拾穗》ppt课年4
《拾穗》ppt课年3
《拾穗》ppt课年2
《拾穗》ppt课年1
《拾穗》教案1
《拾穗》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