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中国结》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12-18


《中国结》课堂实录1
一、教材分析
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段有些句子对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适合朗读。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要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中国结这种饰物很喜欢,但对于它所包括的深刻寓意并不了解,学习时他们很可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2.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具备的学习能力: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自身的见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有独立学习的习惯如:能划下读懂的词句和在不懂的地方做标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并且能简单地写出自身的体会。有的学生还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根据本课特点,找出每段的中心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研读第五自然段,理解中国结丰富的寓意,了解实物说明与象征意义结合的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5.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6.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中国结的实物和图片;课文文字制成的课件和相关图片;中国结的有关资料
五、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学生展示自身带来的中国结
师:谈谈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中国结是一种装饰品,在我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中国结,这个小一点的是爸爸汽车里的,上面还写着“平安”两个字。
生2:中国结是人们用丝线编制而成的。
生3:我见过的中国结大都是红色的,过春节时我家买了一个。它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福”字。……
2.小结:同学们对中国结的了解可真多。是啊,近几年中国结特别流行,几乎成了家家户户喜爱的一种饰物,尤其是春节的时候,人们都挑选自身喜欢的中国结带回家,也把喜庆和幸福带回家。猜一猜课文会介绍中国结的哪些内容?(板书:受宠)
3.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点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看一看,谈一谈,猜一猜的方式,使学生对中国结有了初步了解,既引出课题,又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利用已有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1)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神往、渗透、颈”的读音。
(2)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整体掌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中国结的?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中国结为什么特别受宠?(因为它美丽漂亮;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神往;中国结表示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只要学生理由充沛,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深入学习,品读课文
1.中国结是如何受到人们的喜爱的?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说明中国结受到喜爱的排比句画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在不同场景搜集的中国结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2.美读句子,体会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
从“到处”“装点”你能体会到什么?
自身小声读一读这段话,把自身体会到的读出来。
同学们,中国结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不论是庄重的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不论是小朋友们还是归国的老华侨都以胸前挂着中国结而自豪,难道它受宠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美丽典雅的造型吗?
(点评:教师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人们对于中国结的喜爱之情,同时以反问句引起学生更深一层的思索:中国结为什么得到中国人的普遍喜爱?这样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挖掘文章的内涵。)
3.重点体会3、4、5自然段,理解中国结的丰富内涵和其象征意义。    
(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国结表示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学生读句子。
(2)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中国心”和“中国情”的?
(3)学生默读3、4、5自然段,划出重点的句子,多读几遍,写出自身的体会。
(4)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它代表着什么?中国人对未来的神往又是怎样的?
生读句子谈体会。(课件出示句子)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是中国保守文化的艺术再现。它代表着幸福和祥和,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神往。这样美的艺术品,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一边欣赏,一边读出中国结的美吧!
(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中国结,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点评:本段“以读代讲”,并且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结的美丽,感悟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既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又陶冶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民族热情。)
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近几年中国结尤其得到海外华侨的喜爱,文中“头”为什么加了引号?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这个“头”不是一般意义理解的头,是指自身的祖国,自身的乡土。
生2:假如在缠绕中国结的丝绳中理解,这个“头”指的是一端;把中华儿女比作这根丝绳时,这个“头”就是指自身的祖国了。
师:你是个善于思索的小朋友,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头”的含义,这种学习方法很好。谁还想谈自身的感受?
生3:我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外的华侨远离祖国,思乡情浓,他们不会忘记自身的祖国,自身的亲人,因此他们把自身当成编制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局部了,这个“头”指的是自身的祖国和乡土。
(点评:老师的评价真诚具体,既有对学生表示的积极肯定,又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学生交流的欲望被激发了。)
读后学生评议(略)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给学生创设一定情景,带着对祖国对亲人的思恋来读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你有过离开家、离开亲人的的感受吗?你经历过想见亲人但是却不能见的心痛吗?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与煎熬呢?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编结这根绳子的一局部,这根绳子牵连着你、我、他,无论将来你走多远,总是会想起自身的祖国和亲人,古人有借“月”思乡,我们今天就以“结”来吐情。
学生齐读这段文字。
(点评:教师用充溢深情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遐想的殿堂,继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进一步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交流、释放,从而与文本思想发生共鸣。)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中国结特别受宠,不只是因为它造型美丽典雅,而且它代表着幸福和祥和,代表我们对未来的神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象征。(板书:幸福、祥和、心连心)
2.同学们,说说看,你认为中国结还代表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平安、祝福、欢乐……)
3.积累背诵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中国结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喜爱,选择自身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第二课时(略)
六、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教学时,十分注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以教师自身美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自然融洽,是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前提。其次,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训练。教学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重点句、关键句合作研读、讨论、品读。如:在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时候,老师抓住“因为他们知道自身是编织中国结那根绳子的一局部”来理解下文中“头”的含义。通过自由读、范读、集体读、想像读、感情读等不同方式,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国结》课堂教学实录2
《中国结》ppt课件(27页)
《中国结》课文原文阅读
《中国结》说课稿
《中国结》ppt课件3
《中国结》ppt课件2
《中国结》ppt课件1
《中国结》教学反思
《中国结》教案5
《中国结》教案4
《中国结》教案3
《中国结》教学设计2
《中国结》教学设计6
《中国结》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