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叙事具体生动
|
|
作者:bbll22 上传者:bbll22 日期:18-11-03 |
如何叙事具体生动
一、 记叙文六要素要完整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毕淑敏的《学会看病》
起因:儿子感冒了
经过: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
结果:儿子学会了看病
二、 记叙中融入描写
(一) 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我们想要把事情写得精彩就需要刻画人物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抓住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进行重点、细致的描写。
如:《顶碗少年》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如:《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位置了。
如:《桂花雨》(五年级上册)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1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拆解人物的动作
(1)方法:首先多问几个怎么样,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场景,然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贯起来,写一段具体的话。
(2)练习
①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②那天,爸爸生气了,打了我一顿。(太笼统)
(进行细节描写后)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子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我挨打了!爸爸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底,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③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的也很差。
(小到什么程度?瘦到什么程度?穿的多差?)
(二) 精心选材,写出事情的波澜
如:《顶碗少年》是当代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诫了人们在艰难困难要敢于坚持拼搏,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全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叙事有详有略,安排得当,波澜起伏,并且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 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文章先写顶碗少年出场时“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可是却遭遇了第一次的失败;再写“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可是结果“碗,又掉了下来”,面对这一结局,“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他有些不知所措了”;最后在白发老者的鼓励下,少年及时调整好心态,重新恢复了信心,终于迎来了成功。跌宕的情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心情也随着事件的发展或陶醉或紧张。
如:《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巧合)
方法归纳:
1、 设置意想不到的情节;
2、 挖掘人物的情绪波动、心理变化、《学会看病》
3、 制造一些波折、一个误会、一个惊喜等等。(一波三折)
4、 选材时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取深不取浅。
(三) 融情于事,让事件更加动人。
记事作文最大的一个看点就是在于“情”,我们需要将情感融入到记叙中。动笔前,要先问问自己,我要表达怎样的感情?然后开始酝酿,让自己的心理逐渐充满这种情感,接着把这种情感借助一件或者几件事情表达出来,这样字里行间就会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如:《我的“长生果”》(五年级上册)
我的悦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
看香烟人小画片 津津有味
看连环画和小书 废寝忘食
看文艺书籍 囫囵吞枣
读古今中外名著 如痴如醉
(四) 合理安排详略
1、 详略的原则:与中心有关就多写,与中心无关就略写甚至不写。
2、 举例:《顶碗少年》(六年级下)
有详有略,安排得当
文章对少年前两次的失败作了详细的描绘,而描写最后的成功却只是寥寥数语,这样安排,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主题更加鲜明。
略写:少年的外貌,关注的是少年的内心世界,避免喧宾夺主;少年第二次第三次表演时的动作,与第一次相同,不必重复。
(五) 环境渲染
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环境写好了,还能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更加生动。
如:《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可见精神食粮更加吸引我。)
又如:《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1]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开头从屋内装饰,吃的、穿的、以及外出干活的天气条件来突出桑娜一家的穷。
(六) 巧妙运用叙述顺序
开头就将事件中最吸引人的一点写出来,引出下文。比如,设置悬念,倒叙
(七) 其他技巧
1、 写出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让事件更加生动。
如《窃读记》窃读的心理: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感谢雨水的灌溉,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
如:《学会看病》
2、 由事及理,升华文章主旨
《桃花心木》是当代散文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写起,写到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引出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全文语言亲切自然,文笔恬淡清新,娓娓道来,由事入理,融理于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意味无穷。
3、 利用人物对话勾勒事件全貌,使事件更加具有真实感。
如《学会看病》
如《落花生》(五年级上册)利用父亲说、姐姐说、哥哥说和我说议论花生的价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 不完全写出时间的结果,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5、 在叙事时适当地发表议论,引发读者思考。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