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从军行》《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29


1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①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②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从军行》诗中,“穿金甲”暗示着将士身经百战,建立功勋后,获得“金甲”奖赏,荣归故里。
B.《渔家傲》词中,范仲淹借雁归衡阳与自己依旧戍守边城形成对比,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
C.范词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马啸等,四处边声起,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
D.范仲淹在词中借用窦宪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在戍边生涯中有所建树的的志向。
E.两首诗词中,都运用“孤城”这一意象来表达了边境外敌势力之盛大,守御战争形势之严峻。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词中描写的边塞生活及情感内容有何异同。(6分)
                         
 
 
答案:
 
四、诗歌鉴赏(11分)
11、诗歌鉴赏
(1)A C  (A、穿是磨穿的意思,暗指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C、正在激烈厮杀有误,当是战士还营后所闻)
(2)相同点:都对边塞战争生活的辛劳艰苦进行了描写,都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分)
     不同点:《从军行》流露出对战争必胜的自信与豪迈情怀;(2分)《渔家傲》则表达了长年离家万里的愁怀以及都故乡家人的殷切思念。(2分)(若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六国论》《教战守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晋书·李密传》《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第三书》《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留侯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左传〉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相》《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道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书》《通鉴直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苏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屈原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君山月夜泛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前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