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 >>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江苏省高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03 出处:2018年江苏省高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      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
      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        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
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2.B     3.D     4.D      5.A
 
出处2018年江苏省高考资料
1 201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
2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3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4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江苏省高考)
5 《重到沭阳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高考)
6 张籍《寄和州刘使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7 名句名篇默写(2018年江苏省高考)
8 凌叔华《小哥儿俩》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高考)
9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希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高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积累应用(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莫砺锋诗话》语段练习(2021年天津市高考题)
语言基础运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红楼梦》名著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语言基础运用(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红楼梦》问答题举例印证(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积累运用(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语言运用和表达(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题)
附加题(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积累应用(2019年上海市高考题)
名著阅读题(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天津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全国卷II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浙江卷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9年全国卷I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上海市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全国卷(III)高考)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全国卷(III)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全国卷(II)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全国卷(I)高考题)
语言表达(2018年天津市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天津市高考题)
语言文字运用(2018年浙江卷高考题)
《积累应用》(2017年春季高考上海卷)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二)(2017年高考山东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