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扳手腕》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6-26


 
  教材分析 
  《扳手腕》是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有“扳、腕、赢、呐、喊、威、斜、券、势”9个生字。课文截取了课间活动的一个片段,通过对紧张激烈的扳手腕比赛的描写,体现了少年儿童快乐有趣的学校生活。

  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烘托出比赛紧张激烈的气氛。描写的语句富有童趣,颇能抓住孩子们的心。“胸有成竹”和“胜券在握”表现出两位比赛的孩子互不相让、不甘示弱,“呐喊助威”“欢声雷动”有体现出一旁观战的孩子们高昂的情绪。描写两位孩子比赛扳手腕时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文章把他们的神情、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的教学,整体把握句子,感受比赛的激烈。


  学情简介

  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字词的学习能力,但教学中不可忽略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学。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学生拼读的能力,识记字词的能力。学生的朗读能力相对比较稚嫩,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再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还可以通过范读帮助学生情感体验。本阶段学生自主积累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可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如想象、游戏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语言、应用语言。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用科学的方法识记“扳、腕、赢、呐、喊、威、斜、券、势”9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赢、券、势”等字的读音,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赢”的字形。

  字词教学仍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篇课文中有9个生字,其中“赢”是后鼻音,“券”是三拼音,“势”是翘舌音,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声拼一拼、读一读。“赢”字虽不要求书写,但它笔画很多,容易和“羸”“嬴”等字混淆,所以可以用一些方法,教学生识记,与形近字区别。

  目标二:本课的词语“欢声雷动”“胜券在握”“呐喊助威”“胸有成竹”,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本课的成语较多,且在文中都比较关键,理解了这些词语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词语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词语的解释,只有在语境中掌握词语,才能更好地应用词语。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说话等练习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应用词语。

  目标三:通过朗读,感受比赛时紧张、激烈的气氛,并读出句子的语气。

  课文从两位选手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观众的表现入手,把比赛描写的紧张而又激烈。两位选手在比赛前的语言描写、在比赛时的动作及神态描写,都值得学生反复朗读。

  目标四:体会丰富多彩的课间休息,感受愉快而有趣的学校生活。

  这是课文学习的的情谊目标,是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所能感受到的。无须老师或学生多说什么,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把这样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小练笔作个铺垫,让他们在课文的启发下,找一找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而精彩的片段。


  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注意方法的渗透,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展开。

  1、通过质疑,了解课文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题产生的疑问,往往可以帮助你很好的理解课文。因为有疑问,你就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会很快地关注到相关的内容,反复阅读,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比较简单,这是符合二年级的特点的。通过提问,孩子们其实关注到的是文章的人物是谁?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这也是我们一般读文都会关注的问题。

  在质疑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读文知道,小敏和小容扳手腕,他们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最后小容赢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很快如丝一般被抽了出来。

  2、指导朗读,在读中把握情感。

  朗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之一,本篇课文的教学也体现了二期课改以读为本的精神。文章中,作者在语言、神情、动作方面的描写生动而富有童趣,比赛前,两个孩子都信心十足、互不相让;比赛时,两个孩子都用尽力气、紧张激烈。这些语句既要学生通过朗读积累,又要学生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中教师适当的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所以课堂中,对关键的语句我进行了朗读技巧的指导。如,要表现出“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时,教师示范朗读,语调上扬,语气高昂,学生通过模仿体会出两个孩子都不甘示弱;要表现比赛紧张激烈时,教师指导学生控制好语音、语速,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便从朗读中得到升华。

  二、注意语言的积累,在语言实践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实践

  词语、句段的积累都要经过“找——读——背(记)——用”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积累才是有效的。

  1、词语的积累。

  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的展开,“欢声雷动”“胜券在握”“呐喊助威”“胸有成竹”这些词语始终是学生重点积累的对象。积累首先就要理解,理解并不等于解释,理解应是明白作者用词的意图,用词的方法,以及我还可以怎么用。所以积累词语的方法是多种的。教学中,我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胜券在握”和“胸有成竹”的含义;通过说话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呐喊助威”;拆词解义的方法掌握“欢声雷动”的含义。

  2、句子的积累。

  文章是有许多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但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通篇积累,也不能随便选一句就积累。要求学生积累的句子必定是在文章中比较关键的,或颇具特色的,或很有韵味的,或富于哲理的。教师不是把要求学生积累的语句直接从文中呈现出来,而是学生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圈划出关键的句子。经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背”是积累句子的最直接的方法,这篇课文中“只见小敏瞪着眼,涨红了脸,脖子似乎比平时粗了一圈,他正拼命地把小容的手往桌子上按。”“小容额上青筋暴起,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看他就要支撑不住了……”“忽然,小容大吼一声,猛地发力,把小敏的手扳倒在桌子上。”等一系列神情动作的描写是我要求学生能够积累的语句。作者的描写自然连贯、一气呵成,如果教学中我只关注其中的单个的字、词,只会使句子支离破碎,所以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受。学生在朗读中联系到以往的经验,语言就转变成了画面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3、说话的训练。

  当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画面转换成语言时,就学会了“用”,在课堂中应多给学生创设情景,给予他们语言训练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在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观摩一场扳手腕比赛,通过说话练习应用文章中的语言,完成语言积累中高层次的目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昆虫备忘录》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方帽子店》课堂实录
《方帽子店》说课稿
三年级下《漏》说课稿2
三年级下《枣核》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听课有感
《鹿角和鹿腿》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2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守株待兔》说课稿3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1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3
三年级下册《燕子》说课稿4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荷花》说课稿2
《扳手腕》教案1
《扳手腕》课堂实录
《扳手腕》教学反思
《扳手腕》课文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