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5-22 |
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考适应性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比较研究中构建学术话语体系 田毅鹏 通过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比较研究不是一种单纯的方法论,而是同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话语方式深嵌到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很多哲学社会科学名著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的。比如,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为了证明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独特性,便选取中国等国作为参照系展开比较研究,撰写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著作。韦以中国为“他者”,并不在于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性,而是试图更为深刻地凸显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独特性,其学术话语具有将非西方世界另类化的倾向。 循着这种路径构建起来的西方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偏执之处,压抑了非西方国家学术研究的话语权。首先,这种比较研究形成了一些断的歧视性判断。如在现代化起源问题上,认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发生,不过是对西方文明刺激性挑战的被动回应,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缺少中国等国家主体性的现代化研究,与其说是比较研究,不如说是按照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简单对号入座。其次,这种先入为主的比较研究潜藏着一些基本的话语预设。例如,在比较中西社会异同时,动辄称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东方以家族为本位,忽略了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复杂文化体,难以完整准确地反映中华文化的真实特性。最后,这种比较研究遮蔽了非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淡化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防止以往比较研究中学术话语表达的片面和错位,努力增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为此,应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本土经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的界定和诠释,比如,我国学者针对历史上形成的广泛的村镇系统提出的“城镇化”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基于比较视域而进行的理论创新。城镇化不是城市元素对农村的简单覆盖,而是二者之间复杂漫长的互动过程。我国的“城镇化”概念实际上是将城市化研究融入中国社会、经过比较研究再思考后提出的,是对世界城市化理论的贡献。 二是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创新实现学术话语的转换与更渐。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互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方法:首先用西方的经验来评价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然后用中国的经验来评价西方。通过将比较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位置进行互换,得出新的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可行的至少是合理的比较研究方法。 三是以开放的心态开展海外研究。构建学术话语体系,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本土社会,而应放眼世界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想摆脱话语依附,需要到海外去做明野调查,拿外国社会当镜子,在此基础上以我们自己为中心构建学术话语体系。 (选自201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标题: |
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1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