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下 >>
《题临安邸》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1-15


 
  一、比照:生成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课件播放《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这首诗是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
  师: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
  生:金国。
  师: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宋的对照图。(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宋朝的土地被金兵占领了多少?
  生:大概有一半。
  师:大家可以想想,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
  生:该!
  师: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这里的“王师”是什么意思?
  生:“王师”就是宋王朝的军队。
  师: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必须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写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
  评析:陆游也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示儿》和《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是“悲”,一个是“愤”。“悲”的是国家不能统一,“愤”的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通南宋和北宋的版图对比,再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示儿》,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就上升到对南宋王朝的愤恨,与诗人的心走到了一起,也为学习古诗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品悟:走进诗文。
  师介绍当时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生:应该用气愤的语气。
  生:应该用责问的语气。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师: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
  生:游人。
  师:你如何理解游人?
  生:游山玩水的人。
  师: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
  生:不一样,我们平时是出去旅游,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师:是啊!这些“王师”,这些“权贵”,这些“皇帝”那里配做人啊,我们叫他们“家伙”更为确切。游山玩水的家伙,吃喝玩乐的家伙。这些家伙们玩得都怎么样了?
  生:醉了。
  师: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喝醉酒”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
  师:说得多好啊!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
  生:我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
  师: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权贵们吃喝玩乐的一幅图画。(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
  生:我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师:可是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
  生:不是,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
  师: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
  生:不是。
  师:他们还想要他们的家吗?
  生:不想了。
  师:那些家伙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
  师介绍汴州: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里很繁华。
  生:我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
  生:我看到老百姓在那里安居乐业。
  生:我看到店铺很多。
  生:我看到那里的房屋建得很漂亮。
  师:的确是这样。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依照这幅《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重建,我曾经去旅游过,真是美丽如画。如果你有机会去,一定会被那美景所折服。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
  师:汴州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山外还有青山,楼外还有高楼。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就是说杭州非常的美丽,楼房建得非常的漂亮。
  师:是啊,这些楼是谁建的?
  生:皇帝,大官们。
  师:他们建了干什么?
  生:为自己享乐。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杭州吧!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你们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着急。
  师:你着急什么?
  生: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
  师:你说得真好!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我们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是啊!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南方的权贵们醉生梦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却遭受着金病的压迫,面对权贵,面对皇帝,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该醒醒了,不然金兵就打过来了。
  生:我想对他们说,快去把失去的领土收回来吧!
  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醉生梦死了,也去看看老百姓在怎么过吧!
  ……
  评析:古诗的学习,重要的并不是理解诗句字面的意思,而是诗句所包含的内在情感。通过现在的“游人”与诗中的“游人”作对比,通过“喝醉酒”的“醉”与诗中的“醉”作对比,通过“汴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通过课件演示,通过激发想象,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这些酒囊饭袋的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憎恨,对金兵侵占区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假设:壮怀激烈。
  师:如果我们的祖国被占去了一产,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把失去的领土在夺回来。
  生:我会和侵占我们领土的人一拼到底。
  师:真有志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要捍卫自己的国家不被欺侮,不被侵占。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生:应该好好学习。
  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这样别的国家就不敢来欺负我们。
  师:同学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吗?
  生:看过。
  师:《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郭靖,一个叫杨康,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叫靖,一个叫康吗?
  生:因为北宋被金兵占领的那一年是靖康年,郭靖的父亲郭哮天和杨康的父亲杨铁心之所以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要为了永远记住国家的耻辱。
  师:你了解得真多!虽然当时的皇帝、权贵只顾吃喝玩乐,但是像郭啸天、杨铁心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岳飞就是有名的抗金将领,他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曾经写下了一首激励人心的诗歌《满江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件出示)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评析: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仅仅只是领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吗?仅仅只是了解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吗?我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通过假设我们的祖国被侵占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通过学生熟悉的《射雕英雄传》人物来理解“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通过岳飞的《满江红》来感受“精忠报国,还我河山”。这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把对古诗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题临安邸》教案6
《题临安邸》阅读训练
《题临安邸》原文译文及赏析
《题临安邸》ppt课件5
《题临安邸》ppt课件4
《题临安邸》ppt课件3
《题临安邸》ppt课件2
《题临安邸》说课稿
《题临安邸》ppt课件1
《题临安邸》改写扩写白话文
《题临安邸》教案5
《题临安邸》教案4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3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2
《题临安邸》教案1
古诗三首《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教案1
古诗二首《望天门山》《题临安邸》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