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家介绍 >>
朱敦儒简介
作者:朱敦儒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1-15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朱敦儒家境优越,其父朱渤为北宋绍圣年间谏官。生于官宦之家的朱敦儒,对于北宋官场腐败的黑幕自有深刻的认识,遂无意于功名。以清高自许,颇有西晋名士风度。皇帝多次招他做官,都被他推辞不就。一直生活在山水、醇酒、诗歌与美人之间。那时他已有“词俊”之誉。直到靖康之乱前,他从未做过官。《宋史》称其“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之乱,中原先后沦丧,朱敦儒离洛阳携家外逃,先至商丘,接着又流离于淮阴、扬州,后渡江至建康,再辗转经江西而至二广,最后逃到南雄州(现在的广东南雄)。在这一段南渡流离生活中,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朱敦儒的山林清梦,让他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生活的血泪教训,让朱敦儒作了新的生活选择,宋高宗登基不久,也想学明君们广纳贤才,所以下诏征集民间才德之士。有人向高宗推荐朱敦儒,说他文武全才,高宗便下诏召他,朱敦儒再次推辞不去。到了高宗绍兴二年(1132),又有人推荐朱敦儒,这次高宗直接下诏,让他去做右迪功郎。有朋友劝他,皇帝目前招揽人才,是想要中兴大宋,许多名士都已经接受了圣旨,并名动天下。你一肚子的才华,难道真的要在山水之间终老?听了这话,朱敦儒大梦初醒,进京去面见高宗。高宗非常欣赏,立刻赐他进士出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后就兼任了兵部郎官,又升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朱敦儒虽然天性散漫单纯,骨子里却深藏着热血与抱负。他想成为英雄,但却缺乏在官场上周旋、做事的能力,历史更没有为他提供展示的舞台。他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绍兴十六年(1146)遭罢官。李光是指斥秦桧“怀奸误国”的名臣,这说明在朱墩懦在南渡初期的政治立场与主和派明显不同。不久,他便回到浙江嘉禾,继续自己的隐逸生活。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宰相秦桧将朱敦儒的儿子授为删定官(八品,主要工作是编纂各种行政命令),之后,让朱敦儒做了鸿胪少卿(二品,主要管外交)。秦桧明明知道朱敦儒是主战派,为何要笼络?也许是想用朱敦儒这样的文人来粉饰太平,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秦熺想要跟朱敦儒学诗。这次,因为爱子而畏桧,朱敦儒屈从了。命运最为吊诡的一幕在此刻出现。20天后,秦桧因病死去。秦熺想要继任为宰相,被宋高宗拒绝。朱敦儒再度致仕还乡。这短短的20天,成为朱敦儒一生最大的污点。有人专门赋诗讥刺他:“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认为他晚节不保,白璧有瑕,甚至早年的清高,也令人生疑。

被命运一记重拳之后,朱敦儒进入了更深的隐逸。他渐渐将人生看得轻淡如梦。在一阕《西江月》里他说,“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在人生的终年,朱敦儒浪迹山野,再度成为山水郎。与当年那位洛城少年重合在一起。他在自己营造的境界里长眠,“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西江月》)


二、“洛中八俊”之“词俊”


朱敦儒所著诗文有《岩壑老人诗文》及《猎较集》,均佚。传世词集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三卷,存词约250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朱敦儒集》,收入了《樵歌》的全部作品,并录诗9首。《至元嘉禾志》记:“(敦儒)本中原人,以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高宗南渡初寓此,尝为《樵歌》。”《樵歌》的结集,大约在朱敦儒归隐嘉禾以后。《樵歌》三卷转较少南渡以前作品,这一点似乎也可佐证。

朱敦儒为南宋词人存词之冠,当时有“词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周必大对朱敦儒评价很高,称其诗词“独步一世”(《二老堂诗话》语)。刘克庄在《后村诗话》续集中称“此老笔力,有谪仙风骨”。可惜朱敦儒的诗歌结集没有流传下来,今天能够看到的,仅仅是从各种诗话及古人的引文中存留的几首。仍可感受到朱敦儒诗歌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诗作富含社会意义。

朱敦儒的词,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洛阳时期、南渡和入仕时期、归隐嘉禾时期。

前期词或写金闺脂粉,儿女柔情;或写疏梅淡月,林泉诗酒。词风浓艳丽巧,清雅飘逸,较少积极的社会内容。其《鹧鸪天》词云“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由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便是这种豪华、浪漫生活的写照。他的稟性是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他拒应朝廷之召进京做官,并写下著名的《鹧鸪天·西都作》以明心迹:“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火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其轻狂和傲骨,在词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期词占了《樵歌》的大部分篇幅,或写对国土沦丧的痛心疾首,忆念家乡亲故的哀痛欲绝,或写匡复故国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的郁愤惆怅。富含积极深刻的社会内容。词风激昂慷慨,清丽沉郁。南渡和入仕时期,是朱敦儒词创作的黄金时期。如写于南渡难民潮中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沉痛凄怆,非常感人。虽只是一首小词,但它气魄大,寄慨深,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的心声。又如《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  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此词当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洛阳时。上片由飘然江南触发故国沉沦之悲。下片从三国时东吴亡于西晋的史实,引到“妖氛末扫”,发出对金入侵略和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强烈愤慨,又以“奇谋报国”的诸葛亮自比。最后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

后期词人遁世养性,寄情山水,又大量表现隐逸的主题,词风闲适旷放,又隐含着哀伤孤寂的感情色调,与前期的清狂飘逸又不尽相同。如《感皇恩》:“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宋人汪莘称:“余于词,所喜爱者三人焉:盖自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隐然流出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此词之三变也。”(《方壶诗余自叙》)朱敦儒的词,从语言特色到艺术风格,都有独到之处,作为宋词由苏轼到辛弃疾过渡的这个阶段,朱敦儒不失为词坛大家。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朱敦儒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三、字如其诗,纵横挥洒


朱敦儒是南、北宋之交,工诗词善书画的名士。他的书法以小楷、行书最受称誉。行书结字姿态多横斜颠倒,充满意趣,纵横挥洒,自成一家。有人说这是向五代杨凝式学的,也有人推举他善于表现锺繇法度。

朱熹对他的小楷推崇备至,说:“书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楷法遂废。入本朝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敲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近岁朱鸿胪、喻工部(樗)者出,乃能超然远览,追迹元常于千载之上,斯已奇矣。岩壑老人小楷《道德经》二篇,精妙醇古,近世楷法如陈碧虚(景元)之《相鹤》、黄长睿之《黄庭》皆所不及。唯湍石喻公之《典引》诸书为可方驾耳。”(《晦庵题跋》卷一《跋朱喻二公法帖》)

可惜我们今天无缘看到朱敦儒的小楷《道德经》。他的传世书作仅有三件:

其一,小楷刻帖《挽太夫人挽诗一首》。庐陵曾氏旧藏,曾宏父辑刻于《凤墅帖》卷一八《南渡名贤诗帖)。无纪年,但据帖后曾氏跋记可知,诗书为挽曾宏父外曾祖母宋令人而作,时间当在南渡之初朱敦儒客寓庐陵(江西吉安)曾氏宅期间。

其二,行书墨迹《定武兰亭跋》。在“独孤僧本”(俗称“火烧本”)《定武兰亭》后,故已残。绍兴十四年甲子(1144)应吴说(傅朋)之请,为吴氏所得佳拓本而作。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法书至尊·中日古代书法珍品特集(上)·墨迹卷》有影印。

其三,行草书墨迹《尘劳帖》。 项元汴旧藏物,《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一四、《大观录》卷七、《墨缘汇观·法书》卷下等著录。后人清内府,为《宋人法书》第三册作品之一,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并辑刻于《三希堂法帖》第一七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一三册有影印。无纪年,约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任上所书。这是一件写得比黄、米更为狂怪的手札。也许这更能显现他自己胸襟的本来面目。

此手札,用笔轻灵,结构大开大张,有黄庭坚的遗韵。其字如其诗,应说是有清气。此帖结字的横扁之势尚能反映出曾学锺繇的遗意,而其跌宕放逸,已完全落入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的格辙中了。朱熹欣赏的是他的醇正,但其走向另一极端的狂怪毕竟留给别人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袁文云:“朱希真好作怪字,往往人多笑之。其小词有云:‘轻红写遍鸳鸯带,浓绿争倾翡翠卮。’其怪字似不宜写在鸳鸯带上,则争倾翡翠卮恐未必然也。一日,偶于江阴侯守坐上及之,坐客无不大笑。”(袁文《瓮牖闲评》卷五)

《尘劳帖》释文:“敦儒再拜。别後尘劳。都不果寓书。亦寂不蒙寄声。第勤尚想。比日想诸况安适。向者李西台书。久尘文府。乞付示。久不见此书。日夜梦想。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必不以煎迫为罪。媿悚。媿悚。偶作书。多不能缕。何日得相从於黄岗怀玉间。临书神驰。敦儒再拜。”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八字。此通尺牍因首句有“别后尘劳”,故称《尘劳帖》。由文中“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句来看,这封尺牍书写的时间,大约是在他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的时候。通幅以行体书写,而纵横挥洒之气势大有草书意味,这也是在宋人尺牍中常见的现象。这封信札的字结体宽扁,左右敧侧,字形忽大忽小,呈现拙朴的趣味。

南宋文坛盟主周必大论朱敦儒:“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今观其字如其诗,其诗如其人,后世不待识面,当知为伊洛盛流矣”。 其晚年之作,似乎愈来愈多“狂怪”的趣向。或许与其晚年的心境有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歌德简介
李斯简介
叶绍翁简介
魏征简介
聂鲁达简介
黄庭坚简介
惠特曼简介
易卜生简介
卢梭简介
张岱年简介
王昌龄简介
林觉民简介
王佐良简介
林焕彰简介
杨成武简介
赫尔曼·黑塞简介
雪莱简介
汤显祖简介
马克思简介
加来道雄简介
柏拉图简介
顾颉刚简介
陶行知简介
昌耀简介
马南邨简介
陈忠实简介
屠呦呦简介
林西莉简介
贾谊简介
杜审言简介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