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0-27 |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以西服及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造型结构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并考虑到具体的使用功能,运用“洋裁法”设计制作出了适合国人穿着的“新服装”。因由孙中山先生创制,并极力倡导且率先垂范,“新服装”被称为“中山装”。由于中山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精神,符合当时的社会革命思想,又能满足当时的生活需要,因而被广大民众认可并接受。 一个民族的服饰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传播民族精神的使者。汉民族服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过重大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课题。 中山装的设计思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彰显着民主共和思想。其前身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上部小口袋的倒山形袋盖寓意中国革命需依靠知识分子,闭合的翻领、前衣襟五粒纽扣系结,体现出了中正、坚韧、庄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前襟五粒纽扣象征“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袖口三粒纽扣代表“三民主义”。 经历了“拿来”与“消化”过程的中山装成为“洋为中用”、传承民族文化,同时适应国际化潮流、极具时代特征的典范。其造型结构和风格,代表着中国近代男性服饰的某些特点,反映出一个时代服饰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 自开国大典以来,在历次国庆阅兵典礼、国际国内重要政治活动中,中山装及其改良装,都是国家领导人着装的首选。 2014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身着中山装的改良装在阿姆斯特丹出席荷兰国王为其举办的国宴,这是习主席首次穿着中式服装参加西方国宴。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再次身着中山装的改良装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办的欢迎晚宴。国人为之振奋。实践证明,通过传统服饰载体激活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记忆和创新活力,对于构建新时期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意义重大。 有文化自信,才会有文化创新,才会有文化自强。中山装以中国传统精神为内涵,融入了外来服饰的造型及技术手段,这一点对新时代中式服装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值此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中山装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山先生立足民族文化并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服装作为显性文化标识的作用,必将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山装是在西服和“企领文装”的基础上运用“洋裁法”设计制作出的适合国人穿着的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新服装”。 B.中山装的得名,是因为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制作到积极推广,以及在着装时候的率先垂范,孙中山先生都功不可没。 C.中山装的口袋、纽扣等均有象征意义,这些都说明中山装造型结构的设计思路仅受传统文化影响,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D.中山装无疑是了解中国近代服饰风貌的一个范本,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我国近代服饰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 2.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民族新服饰的开发,应自觉体现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如何解决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课题。 B.以融合着中华传统文化因素的服饰为载体,来强化对新时期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 |
| 标题: |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21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