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满分作文 >>全国卷I >>
2017年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
作者:lishuangying  上传者:lishuangying  日期:17-10-26


2017年高考全国1卷满分作文
东方古国韵,魅力传四方
河南一考生
对于外国朋友来说,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有鲜明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国民性格。其实,想要解读中华文化,不妨先从“中华美食”“京剧”“一带一路”开始。
中华美食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在有些民族眼中,吃饭就是为了果腹。然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食是对抗平庸生活的武器。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种美食为其代言。也许你们熟悉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却不一定知道中华美食还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饮食不仅与生活连接,更蕴含着治国理念。中国人在饮食中展现着率真的性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体察。李白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张志和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陆游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袁枚有《随园食单》,梁实秋有《雅舍谈吃》,汪曾祺有《端午的鸭蛋》……读了这些诗文你就会明白,中国人何以将“吃货”作为对人的褒奖了。
华美京剧演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京剧诞生于清代,它与你们熟悉的歌剧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服饰华美,以唱为主,兼有念白和动作。从京剧演绎的故事中,你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民族性格。《长坂坡》中有赵子龙单骑救主的英勇,《武家坡》中有王宝钏拒绝权贵的坚贞,《沙家浜》里有阿庆嫂智斗敌人的智慧,《红灯记》中李铁梅送密码上柏山的胆略……看几场京剧,你就会明白,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何而来。
“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个词语在两年前诞生,或许让你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前身“丝绸之路”。它是中国古代连接中西方的纽带,两千年来,一直促进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礼乐文明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农副产品、香料、珠宝、乐器等也随之来到中国。经济文化的交融为当时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而今,我们的“习大大”的“一带一路”必将促进新一轮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中国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中国人欢迎来自四海的宾朋。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你亲自来发现她更多的美好。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个性鲜明的满分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观点明确,主题集中。考生以“东方古国韵,魅力传四方”为核心,聚集“中华美食”“京剧”“一带一路”三个关键词,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解说,而是着力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文化韵味凝聚材料,收到形散神聚之效。
2、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作者在表达观点的同时,时刻注重与读者的交流。照顾到读者的年龄、身份甚至心理。将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亲切之情融合在一起。语言表达得体,展现了民族自豪感,却没有炫耀的意味,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3、结构清晰,底蕴深厚。文章围绕“东方古国韵,魅力传四方”设计三个分论点,众星拱月,层次清晰。行文过程中,引入大量诗文名句、浓缩京剧艺术思想精华,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影响外国青年。

大国展胸怀,尽款天下人
湖北一考生
曾经风沙弥漫、驼铃阵阵,如今“新丝路”逶迤绵延、高铁飞驰;曾经经济落后、出行不便,如今各款手机、单车一刷,轻松共享。中国,正在世界东方展开大国胸怀,想要“秒懂”中国,只需点击关键词:开放与共享。
开者,不闭也;共者,不私也。
曾经的中国,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历史而身陷蒙昧的泥淖,固守着闭塞与悭吝。而今天,这个与时代一同新生的国家,除却束缚,敞开胸怀,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挥舞着开放与共享的旗帜,步伐稳健地前行。
一个国家的关键词,不是“脸上贴金”的装饰,而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国民心理结构融汇与贯通的写照。在个人生活层面,共享单车便是最真实的写照。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国家的青年投票选出了他们心中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位列其中。小小单车何以收获如此高的人气?究其原因,在于它所突出的共享理念,迎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切中了时代的痛点。轻松一扫,双脚一蹬,资源优化看得见,环保意识在身边,如此共享,怎能不令人点“赞”?此外,公司“PPP模式”,丝路亚投行,无不深化着共享理念,让原本资源紧张的中国,有了自信大方的微笑。
在国际合作层面,“一带一路”更是彰显关键词的大手笔。正所谓“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新丝路”跨越万水千山,将开放的讯号传遍世界。今年5月才落幕的“一带一路”合作峰会上,习主席向各国朋友们解读了“新丝路精神”。如今,新大陆桥在亚欧心脏处合龙,中国的开放步伐不断迈进,国人的开放心态也愈发明显,中国展开胸怀热情拥抱世界的美好形象被时代逐帧定格。
王鼎钧先生在《碎玻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若将人换为国家,道理亦然。每个国家都面临发展的时代课题,而中国,在经历了摸索与动荡之后,经时代流沙淘洗,正闪耀出开放与共享的光芒。
“厉害了,我的国!” 开而不闭,共而不私。如今的中国怀藏着智慧与发展的美酒,“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以共享展中国气派,以开放展中国形象。读懂中国,只在共享与开放的豪情与胸怀间!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抓住了关键词的内涵。考生突破了按顺序罗列、分析关键词的做法,紧紧抓住“共享单车”和“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并以此作为脉络谋篇布局。而在论述过程中,考生又从“个人生活层面”和“国际合作层面”对关键词予以层次区分,全面而有条理。总的说来,考生对作文题提供的诸多关键词能熟练而准确地解读,并抓住其中内涵行文,使得文章的寓意深刻,立意高远。

巍巍中华,不灭骄傲
湖南一考生
朋友,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你面朝东方,看看雄鸡展翅的英姿;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你走一走它广袤的土地,看看它瑰丽的面容;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怀着对这个伟大国度的敬畏,去触摸它澎湃的脉搏。中国啊中国,人们为何对你爱得如此深沉?朋友,若你想要了解,就请随我去领略那五千年的荣光与骄傲吧!
文明之光——“一带一路”
当张骞身处西域时,不知道他是否曾感叹过这里的荒凉。平沙无垠不见人,径万里兮度沙漠!前途艰难,但是,他选择了出发,选择了风雨兼程和义无反顾。驼铃和烈日随他一起,走向未知的远方。历史上,多少中华儿女埋骨他乡而默默无名!所幸的是,张骞成功了,尽管被大月氏处处为难,他还是成功地传递了和平与友善的种子,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少数民族的交流,他不仅带回了葡萄和珠宝,更推动了共享与包容,让更多的人走了出去。所以你看见了甘英为安息国王挂上丝绸,你看见了鸠摩罗什为传承大乘佛法跋涉万里,你更能看见习总书记倡导的包容、合作、共享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你不只是桥梁,也是博大的胸襟,成就正在追梦的赤子!
诗意栖息——美丽乡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穿越茂密的树林,你能依稀看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胜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景,鞭策着华夏子孙不断前行。心中有桃源,你便不必望穿秋水地去寻找。这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内涵完美契合。村镇门口修葺一新的建筑,平坦宽阔的马路和乡亲们因实现致富而洋溢的笑脸,是时代无声变迁的写照。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安居乐业,这实在已臻于《礼记》中天下大治的境界。我真诚地祝愿: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愿这美丽的精神家园永驻心间。这大概是国人不老的诗意与远方吧!
驰向远方——高铁速度
中国速度,震撼世界。从改革开放几十年后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到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再到如今“高铁速度”频繁刷屏,我们不得不感叹:厉害了,我的国!鸟瞰中国,你会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而震惊。那是新生的希望,那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美哉,我巍巍中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巍巍中华,与国无疆!世界东方屹立着巍巍中华,赤子心中燃烧着不灭骄傲!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议论性散文。考生抓住“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高铁”三个关键词,表达内心的“荣光与骄傲”,文气充沛,气势磅礴。醒目的结构和以小标题的形式标清内容,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晰,每段文字都表现了考生的自豪感,又紧扣全文中心。文章语言精当,用例、化用恰到好处,语言富有画面感又饱含情感,行文整散结合,既有节制又意气风发。

我眼中的中国
湖南一考生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诚然,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短板也会显现出来。中国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
大国泱泱,大河滂滂。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犹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景象;犹能想起驼铃声声,昭君出塞;犹忆起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丝绸之路将展现出新的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也给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她积极响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也让中华文化传播四方。
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中国保障国内民生,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此骄傲。
这是最坏的时代,
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时,其短板亦会十分突出地暴露出来。发达的工业同时雾霾成了各个城市“常驻”的客人。当绿水青山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当蓝天白云不再拥有它们清晰的面庞,当口罩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物品,我们应该反思。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了大自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环境问题,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不法分子和黑心商家为了经济利益,视人民利益而不顾,制造并销售有害的食品。三聚氰胺、毒胶囊、地沟油等等层出不穷,这类危害社会的事件不断被曝光,食品安全也就成了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不敢买”成为社会普遍心理。甚至有网友打趣说:中国人的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胃。
不论是最好的时代还是坏的时代,中国始终走在路上。我相信,最好的一面展现的将是中国长期的面貌,最坏的一面只是暂时的。中国一定会用他的实力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也让生活在中国的我们倍感自豪。我们已经在行动了,我眼中的中国就是最棒的中国。
此生无悔入华夏!
名师点评
本文观点辩证,考生从“最好”“最坏”两个角度表达对“中国”的看法——“问题”是必然的,“前途”是光明的,论述客观辩证。同时,考生行文思路清晰,先写“最好”,再写“最坏”,前后因果关系交代明了,行文自然。文章语言清新,朴实自然,表意清晰,文从字顺,铺排处安排得宜,引用恰到好处。尤其是文章的结尾升华中心简洁有力,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堪称难得的“豹尾”,考生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EMAIL:13939655122@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逐题详解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9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逐题详解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范文作文2篇(《美丽乡村,魅力中国》,《 倾听中国最真实的声音》)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