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周海亮《回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周海亮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29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回 家  周海亮
一年里最冷的这几天,却有旅行团来到这里。旅行团辗转几千公里,只因为这里的雪景。
这里的雪景很有名。第一场雪落下来,不化;第二场雪再落下来,方圆百里,就成为童话里的国度。雪让一切变得纯净、柔软,太阳升起来时,或明晃晃让人睁不开眼,或五彩缤纷如同铺满小小的彩虹。可是不管如何,现在绝不是旅游的黄金时间,不仅因为天气恶劣,还因为快过年了。
但旅游大巴还是被塞满。随着大巴的北行,游客们对于雪的热情,反而因为更加寒冷的天气,一点点升温。
“第一次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不是旅游,而是回家。”一个中年男人正在高谈阔论,“我见过太多的雪,却没有任何地方的雪能与这里的雪相提并论。怎么说呢?别处的雪只是景致,这里的雪却有生命。当雪止,你甚至不忍踏上去,就怕惊扰到雪,惊扰到宁静。你只想留住这片雪,待春天时,看它慢慢融化……”
“雪化的时候,污水横流。”一位小伙子插嘴道,“到了晚上,污水又结成冰,农人们走在路上,要么陷进稀泥,要么滑倒……”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对我来说,这已经不是旅游,而是回家。”中年男人解释说,“回家的意思你懂吗?就是当把雪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你就会爱上它。我指的不单是洁白的纯净的雪,还有正在融化的黑色的残雪。我觉得我就应该属于这里,雪落时,看雪,感觉雪;雪化时,听雪,感觉雪。即使在春天,当雪让生活变得不便,甚至当雪变得丑陋,也没有关系。那也是雪,也是会让你爱到极致的雪。你会讨厌你越来越老的父母吗?事实恰恰是,他们越老,我们越爱他们,这是一样的道理……”
“可是这里夏天没有雪。”小伙子说,“不仅没有雪,还炎热无比。如果你夏天来到这里,就会感觉进入了一个难以忍受的巨大的蒸笼。更糟糕的是,这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还有,矿产稀缺,植被稀少,交通不便……”
“夏天时我也来过这里啊!”中年男人说,“正因为交通不便,少人侵扰,这里才成为难得的世外桃源。正因为土地贫瘠,植被稀少,这里才在我们的工业文明中侥幸存留。你想想,假如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到处高楼大厦,厂房林立,人满为患。纵是再好的雪景,也不会有欣赏的心情,更别说到了这里就有回家的感觉了……”
大巴车进入景区,开得小心翼翼。中年男人将脸凑近车窗,不时发出一声惊呼或者感叹。中年男人生活在南方一个拥挤的城市,他也许真的爱上了这里,真的将这里当成了他梦想中的另一个家。这一次他带来了妻女,他们会在这里过完春节,然后返回自己的城市,继续他们的生活。可是中年男人自己也知道,不管如何喜爱这里,他都仍然是这里的过客。这一点,永远无法改变。
但是对小伙子来说,不一样。
大巴车停下来,游客们欢呼雀跃奔向雪野,只有小伙子背起双肩包走向另外的方向。
他需要翻越一座小山,回到他的村子。村子安静落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却仍然生活着他年迈的父母。他在繁华拥挤的城市里打拼,但每年过年,他都必须回来。
小伙子没有买到票,机票、火车票都没有买到。他本想骑摩托车回来,但是后来,他想到了旅行团。他对这里的雪景已经没有丝毫感觉,甚至,他憎恨这里的雪、这里的山、这里的封闭与安静。但是他知道,不管如何,过年之前,他必须回家。
(选自《百花园》2017年第2期)
15.根据中年男人的行为,概括相关文段,并概括人物性格特点。(3分)
 
段 落
情 节
中年男人性格特点
1-3段
辗转千里看雪景
(3)              
第4段
(1)              
5-8段
辩说为何爱雪景
第9段
(2)              
16.“但旅游大巴还是被塞满。”这里的“塞”能改成“装”吗?为什么?(3分)
                               
17.“雪”在文中反复出现,请从创作手法的角度说说这有什么好处?(3分)
                               
18.阅读全文,多角度思考,小说为什么取名“回家”?(5分)
                               
 
 
 
答案:
15.(3分)(1)高谈阔论赞雪景(1分);(2)凑近车窗叹雪景(1分);(3)喜爱雪景、渴望宁静、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忱坦率、真诚健谈等(意对即可,答到3点才可得1分)。
16.(3分)“塞”是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填入的意思(1分),这里夸张地突出了乘旅游大巴去看雪的人多(1分),表现了“这里”雪景的出名,突出了游客们对雪景的热情(1分),“装”则没有这个表达效果。
17.(3分)“雪”贯穿全文,充当线索作用(1分);采用了虚实相生(或象征)的写法(1分),既指“这里”的雪景,又代表着大自然,也代表着宁静安乐,世外桃源式的生活(1分);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1分),展现了自然、宁静、安乐的大自然的美,与后文“繁华拥挤”的都市生活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向往之情。(答对其中任意三处得满分)
18.(5分)(1)“回家”概括了春节小伙子跟随旅游团辗转千里回到村子与父母团聚的内容;(2)“回家”意味着中年男人暂别拥挤繁华的都市,到这里寻找宁静自然安乐的家的感觉;(3)“家”是根,回家意味着在外打拼的游子对根的寻觅,回归本源;(4)“家”是爱,是亲情、温馨、依靠、血脉,回家意味着爱与被爱,意味着情感的寄托和精神上的享受;(5)“回家”意味着对现代文明的不适、质疑和反思,对投入大自然母亲怀抱的渴求;(6)“回家”意味着告别功利与实用,用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与事物,让内心世界充盈起来。(答到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四点得5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周海亮《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隔壁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周海亮《蝼蚁》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狙击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星月菩提》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失踪》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请吃饭》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馘》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怕》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砌末》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百年好合》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墓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在痛苦的深处微笑》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木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马三立梦露》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情无赝》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请求支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毛毛熊》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父亲的游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长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江南好》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自尊》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洗手间里的晚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月亮《周海亮》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春光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