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旅行队》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5-28 |
一、说教材
《少年旅行队》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组诗。文章用《出发》、《老师》、《小纸船》、《标本》和《劳动者之歌》五个小标题连缀全文,每节散文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描述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经历,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知识,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二、说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题含义和少年旅行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和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知识、锻炼成长的美好愿望。
2. 揣摩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好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旅行队里的少年们渴望探索知识、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写作手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以读为本 讲读结合 以生为本 扶放结合 语文课堂是语言的课堂,是一场阅读之旅,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产生感情共鸣的学习体验。教学这篇文章,要抓住散文诗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含义、体验生活。此外,可以利用散文诗内容跳跃的特点,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画面、体味情感。
四、说学法
1、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熟读成诵的读书习惯。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内容、体验文章情感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程
(一)、 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旅行吗?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是啊!旅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不但可以看到许多新鲜事物,还能从中学习到许多的知识!在诗人柯蓝的笔下,也有一群喜欢旅行的少年们正要出发!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出发,看看他们要去哪里、将有怎样的收获吧!他们就是——板书:少年旅行队。 (亲切的谈话,热切的交流,不但能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更能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习的欲望。我带着孩子们从“收获”二字入手看待旅行的意义,让他们在回味自己旅行历程的同时对少年旅行队的旅行充满盼望和对收获的期待。 通过谈话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收获”二字入手看待旅行的意义,让学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旅行的同时对少年旅行队的旅行充满盼望和对收获的期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分析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此环节里,我向学生直接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少年旅行队进行旅行的目的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学生交流后,屏幕出示“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让学生齐读此句找出重点词“探索”,并再次体味句子含义。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旅行队的队员们渴望在生活中锻炼成长、向生活老师学习,到广阔的世界里去探索求知。
(三)、 细读文本,感受“旅途”。
少年旅行队的队员们准备去哪里?他们的旅途有哪些经历?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写到了这些内容?表达了队员们的哪些美好愿望?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以上问题,边读边批注,通过读来感悟文章、体会情感。)
(四)、 精读文本,体会情感,感悟旅行的意义。
(这一教学环节就是带领学生品味散文诗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旅途经历,体会“快乐成长”的主题,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品读作者描述队员旅途经历,表达少年旅行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和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知识、锻炼成长的美好愿望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1. 学习第一部分:《出发》 (教学这一段时,我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自由读,齐读,范读,点名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感悟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让他们充分感受美读散文诗的愉悦。) 当学生还沉浸在出发前的喜悦氛围时,我问学生:快乐的旅行队员们要出发了。他们将要去往哪里、探寻什么? 当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示重点句屏幕出示:就这样,我们永远出发,长久地在知识的世界里远足。今天走到这里,把知识带走了,明天我们又出发了。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我鼓励学生熟读本段力求背诵,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见解适时总结:学生齐读这一段,教师小结:队员们渴望走进生活、走遍无边的知识世界去探索、去学习。这好似他们旅行的目的,也好似他们旅行的意义所在。) 本部分教学除了重点抓住这个句子理解外,还有三个词语的运用需要强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找出表达队员们探求知识的决心的词语:“永远”、“长久”、“不停”,这些表示时间的副词具有明确的延续性,充分体现出了少年们渴望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可让学生可让学生用换词比较法朗读感悟法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用这些词语来表现少年们要在生活的海洋里永无止尽地探求知识的决心的写作手法。 (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无论是作者笔下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词,都具有它独特的文本使命,为作者描述事物、表达情感所服务。因此,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作者想要表达意图的体会,都不能脱离文本本身自由发挥,而是要牢牢抓住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来分析,准备捕捉文本意图,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 自由阅读,抓住重点段落和关键词用“读、品、诵、悟”用找重点段落和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后面四段。 (熟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在学习上可以适当给予学生指导,但阅读是学生独特的文本体验,教师无法代为体验,更不能剥夺学生的体验,文章的学习最终还是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前面所讲的学习方法,反复细读课文,通过耐心阅读、细细品读来深入体会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
3、 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作总结。 (交流不必拘于形式,可以小组议论也可以独立发言,还课堂于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发言的权利和独特的见解。) 交流《老师》这一部分时,重点抓住这个句子来理解: 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告诉我们这个,又告诉我们那个。最重要的是先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让我们经历许多艰苦,而又让我们在劳动的时候,得到快乐! (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它让少年吸取成长的养分,了解知识的丰富,体会成功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 交流《小纸船》时,以此句为重点: 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我们都高兴地笑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说:“去吧!小纸船!你们各奔前程吧!前面有你们广阔的天地!„„” (“小船”暗指少年的志向、理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少年的发展空间是广阔无垠的,前行的路会更久、更远、更令人生神往。) 交流《劳动者之歌》部分,重点抓住: 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呼应开头,再次表达“我”要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强烈愿望。)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 旅行队已经出发了,他们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渴望在生活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文章每部分分别用五个小标题进行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开头点明主旨,统领全文,然后从五个方面分别描述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经历,五个标题之间既独立又有密切的联系,文章层次分明,形式新颖。)
2. 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的少年,不仅收获了快乐和知识,更有了大山般的品格、大海般的心胸和河流般永远进取的精神。那么你的旅行是否也有珍贵的收获呢?请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将你在旅行中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让我们和这群旅行队的少年们成为好朋友,一起做长久地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到生活的海洋里去探求知识! (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但作为教者,我们还有义务让美好的情感得到提炼,得到升华,得到传播!从开课的“用一句话谈谈旅行中的收获”到现在“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写自己的旅行价值”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体会情感,提炼情感,深化情感,传播情感的过程,不仅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的能力训练,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本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七、说板书
“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是少年旅行队的追求,为此他们出后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这种设计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最全诗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附:板书
少年旅行队
出发——走遍世界 老师——生活处处皆学问 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 小纸船——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 标本——采集、研究、保存 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 旅行者之歌——忠实于生活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