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3-08 |
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月”的神话意蕴看中国艺术精神 “月”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寓意是“母性”与“女性”。《礼记》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所以中国古人称日为“太阳”,称月为“太阴”。在西方文化中,日神阿波罗始终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国神话中,虽然既有日神也有月神,但它们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很不相同。中国神话中的日神是羲,月神是娥。羲代表太阳,代表理性,代表威严;娥则代表月亮,代表生命,代表柔美。人们对日神是敬而远之,又时而怨之,羿射十日、夸父追日以及各种旱灾神话故事即说明了这一点;而对月神娥,人们则表现为深深的崇敬、亲近和依恋。 从现有的神话记载来看,羲与娥的最初形态都是女性,这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进入父系社会后,羲、娥神话明显体现出男性社会主体的痕迹。这在两个系统中得到体现,一是在《山海经》中,羲、娥仍为女性,但都“嫁给”帝俊为妻了。但这个系统仅仅限于《山海经》,未得流行。得到广泛流行的是另一演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羲变成男性,并成为娥的丈夫,即所谓伏羲、女娲为夫妇之说,这可由许多古代帛画、石刻等画像中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得到证明。 在这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嫦娥的故事,因为它是被直接地作为月神来理解的古代神话人物。据神话学家考证,嫦娥就是女娲。嫦娥之所以能够作为月神,是因为她最后成为月宫的主人。显然,这是对人间世界男性统治的想象性的报复。这一则神话无疑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的产物,反映了女性王国失落后的悲怨与挣扎。 不过,女性王国的沦丧并未带来女性文化的消逝。由于父系社会的建立导致了连连不断的战争、掠夺、杀戮、冲突,所以人们虽然在现实中不得不在父系文化的旋涡中挣扎、拼搏,不得不遵循着父系文化的“游戏规则”,但在心底深处仍然深深地向往着和谐宁静的女性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等人生的哲理便很快成为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 | |
| 标题: |
2017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