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苏叔阳《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苏叔阳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2-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人的传统家庭
                                                  苏叔阳
      个人、家庭(扩大至家族)、社会的关系是任何社会都要重视的基本问题。从历史的实践来
看,西方似乎是个人—社会,缺乏“家庭”的一环,而中国则是家庭(家族)—社会,缺乏至少
淡化了“个人”一环。人类社会的进展似乎在提醒我们,这三者少了哪一环都不行。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应当是:个人—家庭—社会都和谐、有序。
     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理论层面上也是主张个人—家庭—社会和谐有序的,达到这理想的良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实践的层面上却有许多弊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整个社会被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大,而个人只是家庭的一分子,常常不被看作是“独立的单元”。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的血缘关系又是核心部分,所以,中国的家庭实际上是一个以父子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小群体。旧式大家庭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二世同堂者已经有新式家庭的味道,不过,其奋斗目标依旧是“四世同堂”。所谓“四世同堂”便是父母,子、媳(或女、婿),孙子、孙媳,曾孙子(女)聚集而居。若子、媳因兄弟姐妹众多,划分出旁户,但也在一位父亲的统帅下和合而居。巴金先生的《家》曾揭露了这种旧式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但从伦理的层面讲,这种家庭原是为了体现“和”与“序”的。
      “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的基础,这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不过只有家庭安宁、稳定、幸福,社会也才可能祥和,这似乎是普遍的真理。直到今天,温馨和睦的家庭依旧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要求和理想。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处处体现着“序”,体现着传统的道德观。每个家庭成员都担负着几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为父母者,同时又是先祖的晚辈,是人之夫之妻。因此要给晚辈树立敬老、爱幼、相爱、相亲、相敬的榜样。同时,他们又是社会人,还要表现出敬业、勤劳、谦虚、自爱自立、善于持家、坚守信义等等优良品德,这才能培育出好子女和模范公民。因此,家教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少调失教”、“缺乏家教”自古至今都是对一个中国人极大的轻蔑。“序”的目的还是在于“和”。中国人强调每个家庭成员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要求全体家庭成员协调一致。在家庭里,一切长幼秩序都是为了造成一个既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又重视现在、爱护幼小,其乐融融、温馨可亲、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所有破坏这氛围的言行都被视为件逆,这样的成员要受全体家庭成员的责难。西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类似“契约制”,整个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中国传统的亲情观念、伦理观念是否应当向契约关系转换,是需要人们慎重思考的问题。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中国人还能不能保持原有家庭传统的特性,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特质能否存续的大问题。
      实际上,“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中国家庭,早被西方人称羡。20世纪80年代,一部描写中国普通农家生活的影片《喜盈门》在西方上映,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渴望有影片中那位},i:独老人的幸运,同时向那孝敬公爹的儿媳奉上由衷的赞美。如今西方游客都对在中国家庭中生活几天极感兴趣,特别是那阖家吃饭的场面,以及那场面所流露的温情让他们倍感快活。他们极愿意成为这场面中的一员,享受人间的亲情。中国人浓浓的亲情,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这种优秀的传统,不应当抛弃。
1.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传统家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传统观念,直到今天,温馨和睦的家庭依旧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要求和理想。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整个社会被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大,只有家庭幸福、安定,社会才可能平安、祥和。
  C.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处处体现着“序”,而“序”的目的还是在于“和”,一切长幼秩序都是为了营造团结和 睦的家庭氛围。
  D.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体现着传统的道德观,而传统的道德观又规定了家庭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担负的各种角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旧式大家庭有“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现象,即使分出旁户,也在一位父亲的统帅下和合而居,这种家庭模式的存在体现了传统道德观中的“和”与“序”。
  B.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在理论上主张个人—家庭—社会都和谐、有序,“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虽在实践上有许多弊病,却不失为达成这一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良策。
  C.中国传统家庭讲究“序”,“家教”就是为维护“序”而在家庭中进行的一种教育,为父母者是家庭的核心和制高点,接受来自晚辈的敬爱,所有违背“序”的言行都被视为怜逆。
  D.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的血缘关系极其重要,是家庭的核心部分,“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旧式大家庭,实际上是以父子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小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家庭体现出“和”与“序”的特性,中国人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原有家庭传统的特性,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特质能否存续的大问题,需要人们慎重思考。
  B.西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类似“契约制”,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亲情观念、伦理观念向契约关系转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趋势。
  C.中国人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家和万事兴“,“长幼有序”的家庭传统的特性时至今日仍不应当被抛弃。
  D.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其优良的内核,重视家庭(家族)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家庭的“和”(和谐)与“序”(有序)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1. D 【解析】“传统的道德观又规 定了家庭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担负的各种角色”,文章无此意。
2. C 【解析】依据原文意思,“父子的血缘关系”才是中国传统家庭的核心部分,“为父母者”也可能是“先祖的晚辈”,不一定是家庭的“核心和制高点”,在“接受来自晚辈的敬爱”的同时,也要孝敬先辈。
3. B 【解析】文中说“向契约关系转换”“需要人们慎重思考的问题”,可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法无依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品的本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岂有哑巴缪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智勇《史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为事件的舞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开岭《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冰《散文的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健《无情不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仪与国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浅阅读”的危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谈谈<古文观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回到古代住旅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文心玩趣话“文玩”》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