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读卡尔维诺(有删减)
曹文轩
(1)卡尔维诺对童话一直情有独钟。他自称是意大利的格林。而我以为,他的童话──就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而言,比格林的童话更好。格林的童话毕竟是瞄准了孩子而写的,免不了小儿腔和少许做作,而卡尔维诺的童话是来自于民间传说,他在采集之后,尽力保持了它们作为民间文学时的模样、叙述方式,显得更为自然也更为纯朴。
(2)我们看到了厚厚两大本童话。这是卡尔维诺用了几年的时间从意大利各个地区搜集而来的。其中有相当一批,精美绝伦。它们应收入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3)童话几乎总是这样开头的。它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年代,并且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一个荒诞但一点也不令我们感到虚假的世界。我们与童话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契约:童话就是写那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契约,早在我们还作为婴儿时,就通过母亲或奶妈缔结了。我们喜欢它,因为,它给我们一份安静,一种境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无限延长。当那些由作家苦心创作出来的文字很快死亡时,这些来自于民间的稚拙的甚至显得有点公式化的文字,却硬是一代一代地流出下来了。我们为什么就不去问一下:这是为什么?也许这些文字的背后沉淀着什么──沉淀着人类永恒的精神、永恒的希望和永不改悔的一番痴心与浪漫?童话这种形式本身,也许就是人类基本欲念的产物。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哪一天小说与戏剧等都会消亡的话,童话却会一如从前地存在着。
(4)对童话理解得最透彻的当然不是我们,是卡尔维诺。
(5)与其说卡尔维诺是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童话家。他的小说是在童话的模式中进行的。是写给成人看的童话。
(6)一个人从小孩渐渐长大了。童话对他来说,也渐渐失去了魅力,因为,它们毕竟显得过于单纯了。这个人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混乱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公主与王子,没有宝窟与金殿,甚至连巫婆与海盗也没有了。这个人依然可能还惦记着安徒生与格林,但是为了他的后代:他要为他的儿女讲述安徒生与格林的童话。而在讲这些童话时,他完全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他希望他的孩子们活在圣洁的童话世界里。然而他自己却活在滚滚的尘世浊流之中而身心疲惫。他会觉得那些童话对现在的他是毫无益处的,除了可以帮他回忆童年和暂时获得一份宁静外,对他的生存几乎是毫无益处的。
(7)卡尔维诺决定为大人写童话。他知道,我们是喜欢童话的,只不过是“小红帽”、“狼外婆”之类的童话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
(8)他将童话的基本精神与基本手法都承接了下来,但,他将内容复杂化、人性复杂化、主题复杂化,并且扩大了规模。童话的格式,他并没有完全舍弃,但在他的文字世界中,这些程式被隐蔽了起来,不再留下一丝痕迹。
【初读感知】
6、下列表述与《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3分)
A马可瓦多第一次出门到市区找柴火时失败了,没带回任何柴火。
B小米开尔和他的兄弟们是因为好玩和从来没看过森林,才要去森林里砍柴的。
C小米开尔他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的森林,其实是密密麻麻和奇形怪状的广告牌。
D警察阿斯托弗由于近视,所以没有看见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3分)
▲
8、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并加以描写。(4分)
“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
太太: ▲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马可瓦多: ▲
【细读品析】
9、《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2段空白处,根据原文有以下两种翻译,你觉得哪种好?结合语境谈谈理由。(4分)
A、少得可怜的 B、小小的成就——
▲
10、《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8段对警察阿斯托弗近视的交代,好似无用,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
11、《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
【联读发现】
12、《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中有许多荒诞的描写,如马可瓦多用报纸做御寒的盔甲,孩子们把广告牌看成森林等,请结合《读卡尔维诺》尤其是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主旨的理解。(6分)
▲
【拓展延伸】
13、《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读来都令人心酸,但又有不同。结合两篇童话谈谈你的看法。(3分)
▲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1. C、D(A马可瓦多第一次外出,带回了少量的潮湿的树枝。B小米开尔和兄弟们去森林是因为家人们需要柴火取暖。)(答对其中一项得1分,两项都选得3分)
2. 马可瓦多一家在高速公路上拆广告牌回家当柴烧,抵御寒冷。(3分)
3. (1)太太:天气这么冷,柴火快烧完了,我们一家人该怎么御寒呢?唉!(写出担心、忧愁即可)
(2)马可瓦多:幸好!那个警察没有看见我,我的孩子们可都在家等着我拿柴火回去呢。(写出庆幸、轻松即可)
4. 我觉得A句好。(1分)“少得可怜的”直接而客观地写出了马可瓦多找到的柴火很少(1分),对缓解家人寒意的作用不大(1分),表现了他生活的不易,令人同情。(1分)
我觉得B句好。(1分)“小小的成就”从人物的内心角度出发(1分),写出了即使马可瓦多找到的柴火很少并且是“潮湿的树枝”,但也可以为家人缓解一定的寒意了(1分),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1分)(光选A或B句不给分。)
5. 不能删(1分),这里写了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1分),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1分),作者用看似荒诞的笔触,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弄虚作假现象,更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分)
6. ①以寒冷和安静的环境渲染了静谧和凄凉的气氛(1分),烘托出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忧伤(1分);②以景作结,显得含蓄蕴藉,留给读者广阔思考的空间,深化了作品主题(2分)。
7. 第一层:5-6分,能结合文章从“有趣又沉重”来阐述小说的主旨: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示例:文章荒诞有趣有着童话的格式,却十分沉重,将内容、人性及主题复杂化了。文章开头写马可瓦多因天气寒冷出去找柴火时,只穿夹克和衬衫,还往里塞了四、五张报纸为御寒,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几张报纸被作者形容为“盔甲”,看似荒诞,让人在笑后,有一股心酸,一种沉重。单纯的笑闹是一种浅薄,单纯的苦痛又让人难以接受,而这种含泪的笑,不仅能饱满地展现情感,而且易深入人心。而小米开尔把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看成森林,这一情节也很荒诞,但这如森林般林立的广告牌,不就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吗?而就在这繁华的背后,贫困如马可瓦多一家的,却有很多很多。作者用人道主义的笔墨,给予穷苦者同情,为穷苦者发声,字字都是眼泪。文章看似荒诞,实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
第二层:3-4分,能结合文章从“沉重”来阐述小说的主旨: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示例:文章荒诞有趣有着童话的格式,却十分沉重,将内容、人性及主题复杂化了。文章开头写马可瓦多因天气寒冷出去找柴火时,只穿夹克和衬衫,还往里塞了四、五张报纸为御寒,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几张报纸被作者形容为“盔甲”,有一股心酸,一种沉重。而小米开尔把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看成森林,这一情节读来令人动容。
第三层:1-2分,能结合文章从“有趣”来阐述小说的主旨。示例:文章荒诞有趣有着童话的格式。文章开头写马可瓦多因天气寒冷出去找柴火时,只穿夹克和衬衫,还往里塞了四、五张报纸为御寒。几张报纸被作者形容为“盔甲”,让人发笑。而小米开尔把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看成森林,这一情节和警察的荒诞举动更是让小说充满笑点,读来轻松有趣。第四层:0分,完全理解错误。
8.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荒诞有趣,却令人在笑中沉思(1分),以凄冷的环境结尾,使童话主题更加深刻了(1分);《卖火柴的小女孩》凄美动人,但在结尾时小女孩与奶奶在一起了,让人在悲伤中看到一丝希望(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