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三颗纽扣”的房子》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20


《三颗纽扣的房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颗纽扣的房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题是“大”与“小”。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童话。故事记叙了木匠三颗纽扣做了一间很小的可以推动的房子到外地去谋生。晚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前来求助避雨的人接二连三,他来者不拒。国王受到了启发,决定放弃王位,拉着小房子周游全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位善良的穷木匠虽然能力有限,造的房子很小,但他给予了所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从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能力有限,但只要有颗关爱别人的诚心,就能给别人送去温暖。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这篇童话寓言朴实无华,以古喻今,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起伏跌宕,但发展层次清晰,重复的情节,重复的语言,刻画出穷木匠纯朴、善良、美好的心灵。把好人的心虽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地揭示了出来。真是一篇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好教材。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能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找出课文的中

心句,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4.以演带读,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找到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二、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童话具有童心童趣,童话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清楚。因此我准备以学生默读自悟为主。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概括课文意思的句子,可以以演代讲,改编课文剧,发挥想象,揣摩人物性格,再现美丽、生动的童话世界,把课文中描绘的内容,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情景中感悟穷木匠博大、纯朴的爱心,激起师生的共鸣,以加深理解课文,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说学法

本着以简驭繁、省时高效的教学理念,我将指导学生用“读、说、议、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本篇课文。自始至终贯穿“读”,并且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潜心阅读。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问题少提,加以整合,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通过有层次的读,有目的的演,结合想象情境、角色互换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

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真正体现当今语文教学所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全新理念。

四、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故事激情,引入新课。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上课伊始用故事导入,努力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童话的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从前有个木匠,大家都叫他“三颗纽扣”。“三颗纽扣”住在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小村子里,农民们根本没钱叫他做新家具。这样,“三颗纽扣”木匠只好离开这个地方了。他给自己做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小木房只能容下他一个人。(出示小房子)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这座房子的样子吗?想不想知道关于这个房子的故事呢?(学生发言)意大利的罗大里就给我们带来了“三颗纽扣”的房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言简意赅的导语引入,激发了学生急于走进文本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四年级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于是在课初便潜移默化地渗透。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写作顺序和故事情节后,提问:“读了故

事,你有什么疑问吗?”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可能会问:“三颗纽扣的房子很小,只能容下他一个人,为什么后来却可以容纳13个人还有一匹马?”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领悟整篇文章的内涵的重要内容,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将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把学生带进了童话世界中后,我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进一步揭示童话的思想内涵。使学生懂得好坏美丑善恶,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在接待接二连三的求助的人时,三颗纽扣有一句重复的话:“待得下一个人,就待得下两个人,待得下两个就待得下三个人??”这一环节,我准备抛开烦琐的分析,简约教学内容,从关键句子入手,通过让学生反复的读,细细的揣摩木匠说这句话的意思以及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从而顺理成章的使学生体会到了穷木匠纯朴、善良、美好的心灵。

(四)领悟理解“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是文章的主题也是重点,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也设计一些问题把学生步步引入,从而揭示主题:1、至少要建多大的房间才能容得下十三个人?2、三颗纽扣的房子有多大?3、如果要让你建一间大房子,把全世界的人都容下,你认为这间房子至少要多大?4、难道三颗纽扣的房子真的有魔力吗?真正有魔力的是什么?通过上述问题,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这句话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引导学生谈对这句

话的理解,揭示主题:“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而学生对前面的质疑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

(五)分角色表演童话,加深理解内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中去。学生对表演课文剧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完可以融入到角色里,感觉自己真的就是国王,是那个乐于助人的穷木匠,是那些需要帮助的无家可归的人。表演结束后,可以对表演的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三颗纽扣先生,你的房子很小,是为你一个人做的,可你为什么接二连三得让一些陌生人进来呢?你是怎么想的?”“这位老爷爷,还有这位阿姨,当你们需要住处的时候,三颗纽扣先生让你们走进了他这并不宽敞的房子,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最后,尊敬的国王先生,当您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时,您又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穷木匠那颗博大、纯朴的爱心。在此环节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读、思和演的度。要想准确的再现课文,就需要学生去细细读书,静思默想,反复揣摩,演绎逼真。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一样得到了同等训练,比翼双飞。

(六)总结课文,启发想象。这节课,我们从“三颗纽扣”的房子感受到“三颗纽扣”那颗善良美丽的心灵,也知道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故事的结尾是国王坐在小木屋,巡视全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你认为国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能想象一下国王做了什么吗?这样安排,课内得法,课外
拓展,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六、说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三颗纽扣”的房子;人心————拳头大;好人心————容下全世界的人;(爱心)-------(温暖众生);

--------------------------------------------------------------------------------

拓展,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设计板书如下:

“三颗纽扣”的房子

人心———— 拳头大

好人心————容下全世界的人

(爱心)-------(温暖众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三颗纽扣”的房子》ppt课件(15页)
《“三颗纽扣”的房子》课文原文阅读
《“三颗纽扣”的房子》课剧本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反思
《“三颗纽扣”的房子》ppt课件3
《“三颗纽扣”的房子》ppt课件2
《“三颗纽扣”的房子》ppt课件1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案4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案3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设计2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