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22


 
  师: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能说说吗?
  生:中秋、端午、春节、重阳。
  师:每到节日就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可是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你觉得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生: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亲人。
  师:用“思念”说一句话。
  生:我思念在外地工作的爸爸。
  生:妈妈思念在外求学的女儿。
  师: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带着这种情绪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正音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谁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他为什么思念的亲人?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那老师来考考你们。
  检查词语(小黑板出示)
  生读,师纠音——齐读
  师范写“挽、登、插、萸”等字。
  师:我请四名同学朗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生评价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读懂的,或不理解的写在旁边。
  学生自读(用笔在书上批注)
  师:谁“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王维。
  师:王维是谁?
  生:王维,唐代大诗人。
  师:“倍”是什么意思?
  生:倍是更加的意思。
  师:从文章的哪一句话知道?
  生: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佳节”在文中指什么节日?
  生:文中佳节指的是重阳节。
  师:当时人们是怎样欢度重阳节的?
  生:人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
  师:“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给它换个词试试。
  生:兴高采烈就是兴致高,情绪热烈。
  生:兴高采烈可以换成高高兴兴。
  师:你遇到过什么事情让你特别高兴的?
  生:过生日。
  生:每当我考到一百分时特别高兴。
  师:能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吗?
  生: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郊外游玩。
  生:活动课上,同学们玩得兴高采烈。
  师:重阳节到了,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的,可是王维却孤单一人,冷冷清清,你能想象王维当时的情状吗?
  (请生上台模仿)
  师:王维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想他的兄弟们。
  生:他想两年前在家时登高的情境。
  生:他想以前在家时和兄弟们开怀畅饮。
  师:是啊,王维对兄弟的思念无法用语言说尽,就让我们用心去体会他当时的心情,用朗读表现出他的思念之情吧!
  生齐读
  师:这么多的思念,使王维提起了笔,于是一首流传至今的诗作便诞生了。——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自由读诗。
  师:现在我们都来当一回小诗人,吟诵这首诗。
  (指名读诗,配乐)
  生试说诗意
  生背诵诗歌
  教学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体裁比较复杂,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诗人王维的写作背景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文中古诗前的课文内容实际上就是对古诗内容的翻译。故而我教学时主要抓住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来设计教案:第一步:初读、出示:在结合课件的基础上我开头先出示了“过节了”的图片,并且提问调动学生兴趣:“你喜欢过节吗?过节时开心吗?”学生兴趣高涨,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乘机追问:但是在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里却有一个人闷闷不乐的,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相信学过了课文,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并了解王维。接着我马上出示这首古诗:“王维的诗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一首思乡古诗也很出名,这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让学生说说体会。第二步:精读古诗:在学生说出感受后提问:“诗人为什么这么悲伤呢?”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第一小节,强调王维身在异乡长安,离开家乡蒲州两年了,重读“两年”。随即引出:“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引述:“大街上……”让学生想象大街上热闹的景象而王维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创设情境;“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异乡,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想?王维呢?”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尤其是“总要”、“天各一方”……等重点词语进行感悟,并指名读、评议、练读、精读加以感悟,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在充分悟读的基础上再次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每句诗的意思,并试背古诗。第三步:拓展并复习。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回忆李白的思乡古诗《静夜思》,并拓展《泊船瓜洲》。最后在课文全部结束的基础上第三次出示古诗,达到课堂的深化和学生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没有带上足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教学思路欠清晰也是我失败的原因;如果我能把古诗结合到课文中去讲一定会更好……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反思和以后改进的地方。我提醒自己以后教学要更谨慎,更应致力钻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每逢佳节倍思亲》练习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原文阅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7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6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5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4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3
《每逢佳节倍思亲》ppt课件3
《每逢佳节倍思亲》ppt课件2
《每逢佳节倍思亲》ppt课件1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2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