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15


《多收了三五斗》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多收了三五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多收了三五斗》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中第四篇,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品味?感悟?欣赏)。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来,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简练而传神。作家用极为精练的笔墨三次描写了故事的环境,寥寥几笔活画出江浙小镇的风情面貌,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根据《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整体梳理小说情节,了解作品的主题。

2、了解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社会背景,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的写法;

3、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感悟“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体会旧中国农民的辛酸和不断增长的反抗意识。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朗读法,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帮助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2、自主学习探究法,营造和谐浓重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情景再现,有感情地模仿文中对话,感受当时的社会给农民带来的不幸。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1、导入

作品反映生活,当然也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会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达成与这篇课文的衔接。“同学们,在正式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欺负或被欺负事件吗?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周边的人,比如说哥哥姐姐欺负弟弟妹妹,强壮的欺负弱小的。同学们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吧。”

不管同学们说的怎么样,我都会借助这个契机说:“同学们,像这类事件在生活中,在不同的时代都普遍存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旧毡帽”被欺负被压迫的故事吧,“旧毡帽”是谁呢,请同学们看课文《多收了三五斗》。”

2、整体感知

(1)简要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叶圣陶。

(2)对照书本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3)提点重要的生字词读音及解释: 字音: 河埠 船舷 占卜 短髭 粜米 褡裢 斛子 呷 写意

解释词语: 占卜 作梗 兆头 廒间 沽 写意 呷 横七竖八 无可奈何 鄙夷不屑

(4)自由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

在上课开始,我们提到了“旧毡帽”,读完课文,“旧毡帽”是谁呢?是的,他就是我们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我们都知道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那么本文的人物除了“旧毡帽”还有谁,情节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文总结一下。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小说人物主要是“旧毡帽”及其农民朋友、米行老板及伙计,本文主要写了三个场景:米行粜米、镇上购物、船头议论。


清晨,丰收之后的一群旧毡帽朋友,来到万盛米行的河埠头粜米。占卜他们的命运。(序幕)

万盛米行的柜台前,旧毡帽朋友向米行的先生询问米价、哀求提价、要求换现洋钱,没有结果。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旧毡帽朋友忍痛低价粜米。(开端)

中午,旧毡帽朋友来到街上购买日用品。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计手里。(发展)

傍晚,辛苦了一年的旧毡帽朋友,三五成群地聚在自家的船头上,酒后议论、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和愤懑,流露出他们的反抗意识。(高潮)

散乱的谈话没有决议,旧毡帽朋友各自开船回家。(结局)

第二天,在各处镇上,仍有同样的故事发生着。(尾声)


3、精读深化

(一)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对本文的内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会问:“同学们,刚刚在读课文时,你们有没有发现本文的写作有什么特点,比如说在描写人物方面,请大家思考一下回答。”

在一番讨论后,我会明确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即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表现小说的主题。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写得生动传神,性格鲜明。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且还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二)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谁和谁的对话,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1)“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

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2)“旧毡帽朋友”之间的对话。

这段对话写得极有层次。谈话内容从“亏本”谈起——到“不缴租”“宁可去吃官司”——到“退租”去“做工”——到“路路断绝”“沉默”——又到有人提出“我们年年种田,到底为谁种的?”——直到最后又谈到“抢米”。这段对话从不满到反抗,反映了“旧毡帽朋友”逐渐觉醒的意识。

(三)情景对话,请不同的同学担任不同的角色,模仿文中对话,加深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

(四)、小说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描写的, 而本文的环境描写简练传神,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说一说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简练,生活气息浓厚,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江南水乡小镇的风情及丰收后的景象。

(2)社会环境描写融于对话之中,揭示了束缚农民的种种枷锁。另外,街道购物时的场面描写也十分精彩:种种“洋”物品,句句叫卖声以及“旧毡帽朋友”,男男女女、大人小孩的各种神态,动作,都写得极为生动,真实立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五)、试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含义极其作用。

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答案: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农民获得丰收却反而濒临破产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六)、总结

我们对本文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了解了文章的主题,清楚了人物性格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谁可以说说小说为什么以“多收了三五斗”为题,有什么好处?而且“多收了三五斗”不是好事吗,和文章中描写的人物心情不符啊,作者有什么意图呢?


四、说板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

叶圣陶

人物:旧毡帽及其农民朋友 米行老板

情节:三个场景:米行粜米、镇上购物、船头议论

对话刻画人物:生动传神,性格鲜明 → 主题:三座大山压迫,意识觉醒 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气息浓厚

社会环境→反映社会背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多收了三五斗》ppt(23页)
《多收了三五斗》阅读练习及答案
《多收了三五斗》学案3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测试
《多收了三五斗》课堂实录
《多收了三五斗》表格式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学案
《多收了三五斗》ppt(28页)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反思(2篇)
《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9
《多收了三五斗》背景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练习2
《多收了三五斗》课本剧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原文阅读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8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7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5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4
《多收了三五斗》《创造学思想录》《论美》教案及练习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6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5
《多收了三五斗》mp3音频朗读
苏教版九年级上《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4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3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2
《多收了三五斗》学习要点
《多收了三五斗》同步练习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3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2
多收了三五斗之房产版
《多收了三五斗》之求职版:调侃毕业生找工作
《多收了三五斗》ppt课件1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