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桂林山水歌》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9-17


桂林山水歌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歌》被誉为“当代第一山水诗”,让桂林山水的美名更加脍炙人口。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传达出对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祖国新貌的赞扬。这首诗是以“信天游”民歌形式写的,句式匀称,音调锵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以虚写实,表现桂林山水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操,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山”等景物的象征意。
教学难点:
用“满”字替换“甲”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总结进入
由作家陈淼的一段话导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桂林的山水。
二、介绍作者: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诗篇。
三、介绍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四、听录音,注意正音,把握诗歌感情:
掺(     )     叩门(     )   箩(    )        梭(    )    
胸襟(    )              山山应我(      )
五、看桂林山水:
(自读诗歌,思考)
1、概括《桂林山水歌》的内容。
这既是一篇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2、梳理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1——4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
第二部分:5——10联系个人感受以抒发对桂林山水的挚爱之情。
第三部分:11——28概括了桂林山水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六、赏祖国胜景:(指名分读)
1、诗人是如何描写桂林的山水的?
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深沉而含蓄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
2、诗人写浪涛、风沙、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再现了诗人和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情景,唱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感慨。
 
3、11—14节的景物有何象征意义?
 
借老人山的形象,慨叹历史上的祖国一直愁云笼罩;借还珠洞的神话,抒写对于光明和解放的憧憬;面对鸡笼山、屏风山,联想到雄鸡高唱,屏风开放,山河放出异彩;又从穿山景状,表明大地洗尽愁容,面对明洁的喜悦;绿水、白帆、红旗象征新的一代一派生机。
4、16—21节中出现了战士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诗人有意识地把自己融进诗歌中,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还便于抒发自己的胸臆,诗人首先是一名战士,他放声高歌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为“江山多娇”而自豪,在他纵情歌唱山水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热爱伟大祖国的赤诚之心。
七、品作者情怀:
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写起,结束于“桂林山水——满天下”,为什么将“甲”换成了“满”呢?
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一字之差,表现了诗人从客观的叙述到热切的期望的深深恋情。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芒。
八、写作特色: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在诗体形式上,采用信天游民歌体。在写法上,运用虚实相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人在写桂林山水时,既有对景点本身的描摹,又充满着奇思遐想,甚至将神话引入诗中,使现实、想象与神话融于一炉,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
九、小结:
贺敬之虽不是桂林人,但用一首诗道尽了桂林山水的神姿仙态,将桂林传唱天下。诗歌既向我们展示了如梦如画的山水风景,又向我们倾诉了如痴如醉的爱国深情。
十、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说说本诗前两节是如何灵活运用比喻的,有什么好处。
十一、板书: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桂林的山
以虚写实             甲天下——  满天下
                         漓江的水
                    描绘山水     歌颂时代
 
 
 
课后反思: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桂林山水歌》教学参考
《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
《桂林山水歌》ppt课件2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原文阅读
《桂林山水歌》ppt课件1
《桂林山水歌》赏析
《桂林山水歌》教案2
《桂林山水歌》mp3音频朗读
《桂林山水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