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沧笙踏歌
|
|
作者:huangmin1 上传者:huangmin1 日期:15-12-01 |
沧笙踏歌 王子悦
西行的路途,遥远而亲切。沿途的瑰丽,是由那返璞归真的蓝和清秀文静的山,来回拼凑出的。从午后的青海湖于暮日下鲜艳的可可西里,到夜幕下的丽色昆仑山,到皑皑的念青唐古拉。每一次欣喜的发现,在此,都那么微不足道。
在藏区,信仰与人民是和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拉萨南下,去往山南地区的羊湖,羊卓雍措是她的芳名。十点左右还是藏区的拂晓。云永远压得很低,拥着山腰。车从云中开过,至山顶,一个路转峰回,又撞在这松软的拥抱里。在山和云的那边,是那个蓝色的湖。朦胧之下,珊瑚形的她,只是晶蓝。柔光洒在妩媚的湖畔。这便是她给我的映象。
地图上的蓝色小字,标注着这片商地上的神圣之水。纳木措。五个多小时的颠簸,只为见他。金黄的牧场,辟出一行,容车通过的小道,往后尽头是望不尽的念青唐古拉山。这是一种惊世骇俗的震动。皑皑白云的顶峰,已经然于漂浮沉沉的云为一体。头顶的蔚蓝,淡定地看着这一切。然后,望他那不可言喻的蓝。转湖的信徒们,磕着长头,颂着观音心咒,默默地移动着、重复着一切。这是万千世界中海拔最高的一抹蓝色。写他的人都是勇者,因为没有任何词藻可去媲美这种直抒胸意的震撼。他是深沉的,明艳的,拟或是雪山融水的奇迹,他是包罗万象的。
水的表现形式,可固,可液,可气。所以它是最宽容的灵物,它贯穿着人的一生,不断吸引、接纳,包容万物,亦如这雅江的水。
雅鲁藏布江滋润着这里的信仰,沿途的玛尼堆,千绦经幡和周而复始的大悲咒,直射人心。到了此地才能明白,汉地的佛宗是如此单薄。一句观音心咒,在内地,是求佛办事的铺垫,讨好的道具。而在藏地,这是表达对佛的忠心,他们不求佛,只敬佛。这是信仰,而内地,更多的是欲望。求菩萨佑自己:一帆风顺、招财进宝、寿比南山、身体健康、早生贵子、生意兴隆••••••这毕竟是利用。他们的信仰,让我如此汗颜。在雅江的路上,雨雪交加的天气,地上的泥水淤积。在我跟前走过一个信徒,三步一磕,满身风雨。途中,在他跟前出现了一个水坑,被冰渣和污泥积满了的水坑,他目不斜视,直直的扑向那水坑,用藏文,颂着此地独有的咒,向雅江磕了一头。我讶异,凝固了。翻滚的雅江水,不压于初见黄河的震撼。但他少了黄河的咄咄逼人,只是淬炼着不朽的信仰与生灵。朝着南迦巴瓦峰的雄姿,前进。
直至他拖着滴着水的的棉袄不见时,才恍然领悟到。他的信仰。
牦牛群群,在刀刃般锋利的山脊上疯跑。一位藏族老妇人和蔼地望着他们,呵呵地笑着,满眼自豪。黝黑的双颊,永远都挂着虔诚的微笑。相映成趣的连绵绿意,在她身后延展开来,成为遍野的厚实感。
不同于宁夏的死寂,甘肃的荒蛮,青海的骄横,西藏是纯粹的。这个地方,有一种本真的情怀。都说去西藏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见过这般涅槃般的华丽,会无屑于他地的景致。但西藏依旧淡然,心平气和,面对每个日出,暮至。
夜深了,明见,西藏。韬光养晦的西藏。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