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秦兵马俑》教案4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1-27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使我们身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选配了三幅兵马俑的图片,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学生通过图文的对照学习,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民族强大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激发民族自豪感。
   5、学会文中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2、学会文中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PPT
  【资料链接】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成语。
   3.理清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学会文中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这样写的好处。
  【预习导学】
   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后完成填空。家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秦兵马俑是我国______________的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兵马俑_________________地模拟军阵地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_________________的雕塑史上是_________________的。
   2、看拼音,写词语。
     gǒng xíng     jūn lì     tóng gē     qíng zhe
    (     )  (     )  (     )  (     )
      guì xià      mó nǐ     zhàn xuē    zhàn chē qiān shèng
    (     )  (     )  (     )  (            )
  3、查词典,解释下面的成语。
    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征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无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研讨】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解题: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激情导入:
    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抓住过渡段理清课文脉络。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指导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3、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
   4、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三、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1)体会列数字说明的作用:庞大的数字,让我们从直觉上体会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指导朗读。
    (2)比较句子表达的具体明了: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
       你觉得哪一句说得更明白?
       师总结:这里把三个俑坑的大小与两个半足球场的大小作比较,更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俑坑的大小。这是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朗读,体会表达之具体。
       另外,在介绍规模大时没有三个俑坑一起介绍,而是单举了最大的一号坑,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一行行,一列列:叠词的出现,体现了规模宏大。指导读出大:读慢点。
    (4)师范读: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漏掉“达”、“足”,比较感情表达上的不通。——自豪之情。试读出自豪之情。
      再找这样的表达: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朗读表现。
    (5)说说学到这认识了怎样的兵马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更把老师的思绪又带回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这支在地下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团,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弘的雄壮之师,是一支军容严整、行动有序的威武之师,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当堂训练】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1、“19120平方米、8000个、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6000个”,这些数据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我来写:
    学校占地面积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中_____________最大,长_____________,宽_____________。(举例子)
  【巩固练习】
   1、完成《习字册》。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③独一无二的;④极、最。
       绝无仅有(  )  走上绝路(  )  绝佳选择(  )
    (2)、举:①全;②往上托;③兴起;④推选。
       举世无双(  )  举办奥运会(  )  举重比赛(  )
    (3)、张: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紧缩的东西放开;②陈设,铺排;③看,望;④量词。
       张弓搭箭(  )  东张西望(  )  张灯结彩(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民族强大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激发民族自豪感。
  【温故预习】
   1.听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兵马俑不仅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从中可知道文章主要写了兵马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课堂研讨】

  一、复习导入
    反馈《温顾预习》
    体会过渡句的作用: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特点,作者用过渡句把上下文连贯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课文。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9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种类型的兵马俑?
    请大家自读将军俑部分,这些描写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者实实在在看到的,如将军俑的身材、衣着、动作等,另一部分是作者所想象的,读一读,哪些语句是作者所想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这些描写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谁能用朗读再现这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再现将军俑的个性的:读读文字,看看语句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想象的,从中可以体会到兵马俑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最后通过朗读来表现。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步骤自学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类型的兵马俑,完成下发的表格中对应的内容。如果我们有的同学速度快,可以再自学多种类型的兵马俑。
类型 所见
  (体态、衣着、动作、神态等)
所想 个性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车兵俑
弓弩手
马俑
 
    交流:说个性,指导朗读。
    兵马俑塑造的类型如此丰富,刻画得如此个性鲜明,这是谁的功劳?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看到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制作的精美。难怪作者盛赞“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再次与作者走近兵马俑。请同学们自读第10自然段,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围绕这个中心词,作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用横线划出作者所见到的神态,用浪线划出作者所想象的画面,从作者的所见、所想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
    交流
    ……省略了什么?看图,仿造这样句式,也来想象说话。
    交流: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个性,谁能用朗读再现那神态各异的兵马俑?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难怪作者在文后又禁不住赞叹,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惟妙惟肖”在文中指什么?读着这个词,你分明可以读到什么?
    现在,你们谁来说说,这是的兵马俑?
  三、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4、秦兵马俑  智慧、心血的结晶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当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暗下决心;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____________,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文中把兵马俑写得活灵活现,不仅写出了作者所见,还写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在省略号处进行补写: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站在奉先寺下,一仰头,便看见了主尊卢舍那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内心只能用“震憾”二字来形容,只见这尊佛像雍荣(华贵 高贵)、仪态万方,浓密的螺形发髻松松地盘在头顶,轻柔薄透的通肩式袈裟披在她匀称丰腴的身体上,勾画出了优美的曲线。她静静地端坐着,眉稍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正好同礼佛朝拜者敬仰的目光(交汇 汇合)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温柔、典雅、优美……据说这尊大佛乃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为自己歌功颂德仿照自己面容所造,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或“东方雅典娜”,她的宁静和慈祥是东方智慧对于力量这个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确的(解释 诠释)。
  龙门石窟不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且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天王像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成语。
   2、用横线画出文章的过渡句。
   3、短文主要写了龙门石窟的哪几个方面?着重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哪几种雕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秦兵马俑》ppt课件5
《秦兵马俑》课文原文阅读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课堂实录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课堂实录片段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2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课堂实录
《秦兵马俑》ppt课件(4页)
《秦兵马俑》教案3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
《秦兵马俑》教案1
《秦兵马俑》ppt课件4
《秦兵马俑》ppt课件3
《秦兵马俑》ppt课件2
《秦兵马俑》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