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江村》练习题汇编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9-25


江村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
    【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诗眼是“幽”。颔联景物“幽”——自在和谐,颈联人事“幽”——闲适恬淡,尾联心情“幽”——自得其乐。
(5)后人评价这首诗“照应紧凑,结构严谨”,试作具体分析。(4分)
答:照应:①后三联紧扣“幽”,②中间两联分别扣题目中的“江”“村”。
             对仗:①中间两联对仗工整,②颔联除上下联对仗外,还当句自对,“自去”对“自来”,“相亲”对“相近”。
             严谨:全诗由景——物——人——情,结构严谨,天衣无缝。
(以上三点答对任意两点即给4分)

6.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答.“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悠然,首联“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经纬,统摄全篇。(意对即可) 
7.有人说,诗的尾联所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5分)
答:同意这种看法。环境优美,生活安定,得享天伦,拥有这些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是,这一切却是建立在亲友资助的基础上的,是不牢靠的,并且杜甫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此外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词。所以说,这首诗的欣喜之音中透露着悲苦之调。 

二: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2)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分)
(3)“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分)
(4)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5、“事事幽”体现在哪里?请简要作答。(2分)
6.尾联两句,有人说是幸词,有人说是苦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4分)

1、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2)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3)【参考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
(4)【参考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5.燕子自在飞,鸥鸟相亲近;老妻画棋盘,稚子作钓钩。(2分,各1分)
6.认同幸词,因为诗人在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居的休闲栖身之所,物情幽静,人事幽趣,又有亲友古旧的资助,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和满足。认同苦情,因为诗人虽居悠闲之地,过着闲适的生活,但这毕竟依靠旧友的支助,“但有”不能保证必有,“更何求”正说明有所求,依人而活的一代诗宗,吐露的是悲酸的情感。(4分,观点1分,分析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
1.这首诗的诗眼是         ; 诗中的二、三两联处处与          啮合照应。(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答案】幽;江村(题目)
【解析】颔联写景物之幽,“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 颈联写人事之幽,“棋局”属“村”正承“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评分标准2分,各1分。)
2.【答案】尾联表面上是喜兴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结尾处假设连着反问,“但有”不能保证必有,“更何求”正说明有所求。诗人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都谈不上了。所以结尾两句表达了依人而活的一代诗宗所吐露的悲酸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前 ,诗 人经过四年的流离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尚 未遭到战乱骚扰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 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建成;饱尝颠沛流离 之苦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时值 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翠,一派恬静幽 雅的田园景象 。 诗人因之借《江村》诗题,放笔咏怀。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统领全篇。中间四句,紧紧扣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 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近。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不仅美好夏景让人 陶醉,家中的恬静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 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 弥觉可爱。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隐含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 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 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 一旦分禄赐米不存在了,一切就都谈不到了 。所以, 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 然后,在结句上,以“此外更何求”一句,承合 “事事幽”,收煞了一篇主题。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 字都出现过两次。按一般律诗的要求,颔、颈两联同 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 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这里用一对复字反 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 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 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 字“ 事事 ”,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 就完全没有支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照应紧凑 。“梁上燕” 属“村”, “水中鸥”属“江”;“棋局”正承“长夏”,“钓钩” 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 水中鸥 ”,两“ 自 ”字,两“相”字,当句自对; “去”“来”与“亲 ”“ 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 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畅。颈联两句皆以朴直的语气, 最能表达夫妻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是杜甫咏怀诗一贯的特色。
   
      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 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这首诗本是写闲 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 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然之感。前人谓杜诗“沉郁”,就在此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社戏》作业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练习3
《昆虫记》阅读练习汇编(7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
《饮酒》同步练习
《昆虫记》检测试卷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野望》同步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检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鉴赏及练习题
《三峡》测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1-12)
《梁甫行》练习题
《庭中有奇树》同步练习2
《赠从弟(其二)》同步训练
《三峡》限时反馈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周亚夫军细柳》检测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背影》同步练习2
李清照《渔家傲》练习汇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试题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2
《富贵不能淫》练习2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2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2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杜甫《江村》赏析ppt课件3
杜甫《江村》mp3音频朗读
杜甫《江村》ppt课件2
杜甫《江村》诗词鉴赏
杜甫《江村》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