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教学反思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8-19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根据教学重点,在备课过程中我将讲课的重点定为: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分别体会文中哪些句段表现了“父亲的了不起”,哪些句段表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其中“父亲的了不起”作为详讲,“儿子的了不起”作为略讲。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中的优点:
  1、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交给了学生:在体会“父亲了不起”的这部分内容时,先由学生通过朗读自己来找,学生通过自由地朗读能够准确地找出哪些内容体现了父亲的了不起,其中包括:很多人劝阻父亲,而父亲却依然坚持;以及父亲艰难地挖了38个小时。然后我选择指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些句段,并追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父亲当时心情的体会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
  2、注重了学生的自读感悟,我让学生边读边写批画;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去理解课文,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句子的对比,体会写作特点等语言文字训练,使课堂教学比较扎实有效。
  3、详略得当:在理解儿子的了不起时,我采用略讲,抓住课文第15自然段和第22自然段,在分角色朗读,指名读等方式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儿子那“沉着冷静”和“先己后人”的优秀品格。
  4、课堂拓展能够联系实际,读写结合,情境渲染恰到好处:本课的课堂拓展我选择联系“5.12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时间距离现在较近,影响很大,学生几乎都有所耳闻,只不过了解不多,于是我通过图片以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入情入境,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在此基础之上,他们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课堂小练笔我安排学生根据本课的体会,补充一首赞美父爱的诗歌,但是诗歌较长,并且语言太过于诗意,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多于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到位,练笔效果不够明显。
  2、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4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4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3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2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