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5-13 |
2015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我看来,当下的“国学热”还远远不够。 ②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片面强调传统文化的消极面,简单地将其视为发展的阻力或历史的包袱,以致出现愈演愈烈的文化毁弃。如今,即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国学热”,可是就潜在心理而言,人们大多是由于看到随着传统消亡带来的文化失范,而觉察到传统的不容小觑。对于那些将儒学价值只视为一种“私德”的人来说,说到底,还是认定唯独西学才有普世的价值,却未能看到在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中同样存有对制度文化进行建构的潜能。 ③今天,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价值传统的积极面”,看到它曾经对过往文化生活进行的范导,以及可能对当今乃至未来进行的建构。如果能够从历史轨迹中看到中国独特的价值传统,这种作为思想资源的精神传统,才会显得更为积极主动,才会成为我们上升的动力。因为,对于任何具体的文化共同体来说,让它生机勃勃起来的动力,不仅在于革新和发散的力量,还在于聚敛和保守的力量,特别是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无论缺少了其中的哪个维度,都构不成维持一个共同体的“必要的张力”。在悄然逝去的那些岁月里,即使享有过儒学的价值范导,古代生活也并非无懈可击,这使一些人在遭遇西方文明的冲击后,转而迁怒于自家的传统;可到了当下这个时代,失去了儒学的价值范导,生活竟也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又使人们想起了传统。这便是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 ④应当看到,中国独特的价值传统,对于凝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心有着积极的意义。似乎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会像一个涵义深邃的价值系统那样,对于个体的人生显出影响深远的建构力量,并且教导出一个长期递相授受的文明。在全世界吁求“文明多样性”的时代,它正是我们要着力保护的精神资源。在后殖民主义风靡一时的年代,只有在中国独特的价值传统这一主体性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寻求到“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因为这种文化形态既应是“标准现代”的,显出对于全球化的汲取与适应,又须是“典型中国”的,显出对历史传统的激活与传承。在这个“诸神纷争”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独特的价值传统还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富有普世意义的精神财富。这种源自“先秦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既贴合人间的常识与情感,亦难与现代科学发生深层的抵牾,不失心灵与境界的超拔与高明。这种“不语怪力乱神”的价值形态,理应可以在未来的传播中,启迪整个人类社会,即使在甩开了神学拐杖之后,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保障文明历程的永续发展。 ⑤今天的我们更应看到,在过往的文明进程中,从来就存在两种相互对冲的力量,它们一个在拖拽着历史下沉,另一个却在牵引着历史上升,一个在腐蚀共同体走向发散,另一个却在凝聚共同体走向一致。由此,我们的文明才达到了健康的平衡和动态的张力。 ⑥放眼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其实早在孔子那个时代开始,人们就已在不断地惊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同样也是从那个时代起,有识之士就不断地挺 | |
| 标题: |
201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2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