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19 |
安徽安庆市重点中学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6页,第Ⅱ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对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释读古文字可以追溯到汉代,宋以后已经成为一种学问,但一直被视作从属于经学的“小学”。到了近代,古文字学逐渐独立,但仍只有少数学者从事研究,因而有“绝学”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学科得到空前发展,目前,古文字学有四个学科分支,即甲骨学、青铜器(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及简帛学。古文字学的繁荣发展,对探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古文字学的发展过去受到限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大都属于珍贵文物,流散秘藏于众多藏家,学者不易接触,著录有关材料的书籍也多价格昂贵,不是一般读者所能问津的。为了克服成为学科发展障碍的这种材料困难,上世纪50年代,有古文字学专家提出建议,由新成立的国家科研机构组织编纂甲骨文、金文的著录汇编。《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等著录,以及种种新出土材料,为全面整理甲骨文、金文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材料汇集的基础上,古文字学者还编纂了许多工具性书籍。 ③古文字学进步显著,与中国考古学工作的开展是密切相关的.建国后,随着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田野考古事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古文字文物不断涌现。这些古文字文物许多是前所未见的,迫切需要释读,这就促进了古文字学的发展,也便古文字研究从以传世流散材料为主转变为以有科学记录的考古出土材料为主。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被引入到古文字学。 ④简帛学和战国文字研究是建国后才兴起的学科分支。战国文字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分支,比简帛学更迟一些,战国文字散见于金文、陶文、玺印、货币、简帛、石刻等项,很难做综合考察。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泰,才有论著将各种战国文字材料集中起来,依《说文》“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之说,划分为三晋、燕、齐、楚、秦五系,给这个学科分支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战国文字通论》和Ⅸ战国文字编》的出版,可以作为这个学科分支成熟的标志。 ⑤中国的古文字,从殷商到西周,各地本来是统一的。春秋时国家趋向分裂,文字开始有东土、西土的分别,到战国时各国的差异更甚。秦代统一文字,是以秦文字为标准,战国文字研究的进步,使古文字演变的系谱完整贯通了。在东土六国文字中,楚文字研究取得的成绩最大。楚文字文物品种众多,最有价值的是竹简、帛书,所以楚国简帛是简帛学和战国文字研究两个分支的交叉点,成为近年 | |
| 标题: |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8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