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4-18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设计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于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概括、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初步拟订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把自己的感悟主动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 “怎样选择职业”和“选择怎样的职业”两大原则的概括与理解。
2.学生“我的自白”的分析与人生设计。
课时安排:3-4课时
第一、二节
一、预习准备
去图书馆阅读检索,或上网搜索有关马克思(尤其青年马克思)的生平介绍材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及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作家作品: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写作背景:
1835年8月12日,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这年,马克思只有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他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和许多哲理性的语句都深入实际,给人启迪,时隔一个多世纪,本文仍对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新授课:
(一)导入: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尝试规划人生设计未来。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马克思在十七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来思考自己的追求。
下面是当今最热门的几种职业:房地产经纪人、注册会计师、项目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网络工程师。
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将来会选择哪种职业,为什么?
(二)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生于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恩格斯语)。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明确: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在文中把相应的语句画出来,并概括出要点。
(1)明确:第二段,虚荣容易让人丧失理智,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的安排;第三段,职业不是用来炫耀的;第四段,不要用幻想把职业美化。这几段的中心就是要理智选择,务必克服虚荣心。(板书:克服虚荣心)
(2)明确:作者还提出体质与选择职业之间的关系。超越体质限制,我们会垮的。恪尽职守而不顾体弱地努力工作固然可敬,但我认为最不可仿效。较好的是二者能够相匹配,如果体质略有赢余,那就更好了。(板书:体质)
(3)明确:“力”,不仅指体力、体质,还指能力。能力不胜任,就会妄自菲薄。前提是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板书:能力)
(4)明确:作者提出要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问:这种尊严与前面提出的虚荣心有何不同呢?
明确: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强调独立性和创造性。虚荣心则不同,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理智已经无法支配”,只能靠幻想安排了。
板书:尊严。
(5)明确: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问:文章中有一段非常明确地总结出当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后,“就应该选择它”,原话是怎么说的?
这是针对我们自身而言的,-那么,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什么
问: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原话是——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板书:造福人类)
教师总结: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青春的激情与深刻的理性在这里交融。
2、再读品味:
前面我们讲了在选择职业时要遵循的原则,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明确:在谈选择怎样的职业时,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最终目标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3、写作思路: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文章开头,马克思谈到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接下来,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若干因素,即容易让我们在职业选择时产生鼓舞的若干因素,它们是虚荣心、名利欲、幻想、亲人朋友、社会上的关系、体质、自身能力。把这些因素都考虑清楚后,再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如果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这份职业。
  最后一部分,马克思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及自己的职业选择。马克思在谈了对青年选择职业有影响的若干因素后,又对尊严的职业和职业选择一旦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作了阐释并对正确选择职业后对自身的影响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谈了自己职业选择的基本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文章的最后,马克思以他十七岁的年龄为他自身的职业选择作了激情的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献身。
4、重难点阐释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谈的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谈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在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以为自己所选职业是自己真的受到了鼓舞后的选择,其实不然,“鼓舞”的背后是虚荣心让我们对某种职业产生了短暂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马克思在文中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在身体条件因素中,马克思坚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在个人能力因素中,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在马克思看来,对这三个因素的重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职业选择的方法原则。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谈的选择怎样的职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要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文章最后的激情宣告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三、巩固练习:
我们应如何尝试去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选择我们的职业?
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马克思说: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必须认真考虑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若干因素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四节
教学内容:三读课文,在理解课文、感悟人生的基础上,填写“我的自白”。
教学过程:
一、探讨“马克思自白”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师: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美国作家杰西·斯图尔特感慨,过了17岁,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张洁也说,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在这个花样的年龄,我们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体悟人生,也应尝试规划人生、设计未来人生的方向。今天的两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马克思在这个年龄的自白,以及他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思考。
1.(投影教材附录《马克思的自白》)从这份自白中,你能分析马克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潜在个性特质吗?
附: 您喜爱的优点(您最珍重的品德):
一般人……纯朴。 男人……刚强。 女人……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喜欢做的事:……看小尼达。[1]
您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厌恶的是:……马丁·塔波尔。 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刻卜勒。
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2] 您喜爱的菜:……鱼。
您喜爱的诗人:……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 您喜爱的花:……瑞香。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Nihil hurrzani a me alienum puto)。
您喜爱的蔽言……怀疑一切(De omnibus dubitandum)。
注释:
[1]:南尼达·菲力浦斯。 [2]:歌德的悲剧《浮士德》中的人物。
生1:从“最珍重的品格”来看,他追求纯朴与刚强;从座右铭看出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生2:从“目标始终如一”看见他比较执著。从他对幸福、不幸的理解看,他是有理想、有追求,是一个不屈服、敢于斗争的人。
生3:他的格言“人所具有,我都具有”,说明他很自信。从中也能看出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他喜欢开普勒和最喜欢啃书本,恐怕也能说明他的这种求知、探索欲。
生4:老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埃斯库罗斯和狄德罗吗?
师:可以,请注意课文注释。狄德罗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平民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相信科学技术力量,反对独裁,追求自由平等;埃斯库罗斯最为主要的作品是《被捕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上最伟大的殉道者”,他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生4:知道,他是一个盗火者,把天庭的火种盗给了人类,却换来了自己不尽的惩罚。老师,我知道了,从马克思喜欢他们以及斯巴达克,我想他不畏强权、同情弱者,追求民主、自由、平等,而且有着革命叛逆的倾向。
生5:能够谅解轻信,可见马克思有着宽恕的品格,同时这也是有理智的人才能作出的举动。
生6:我搜寻过相关资料,马克思写这个自白时才15岁,他喜欢红色和常绿芳香的瑞香,他应该是一个年轻有活力、有激情、热情奔放的人。
生7:他厌恶逢迎,视斗争为幸福、屈服为不幸,应该是一个不虚伪、正直、讲原则、有气节的人。
生8:从整个自白来看,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更注重精神追求的人。
2.(投影)请大家根据上面所分析出的马克思的诸多个性特点设计一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马克思可从事的具体职业有哪些?
生1:他可以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他同情弱者,善良而正直,有奉献精神。他可以做一个教师,用他的渊博的知识和热情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正直的人。
生2:他可以做一个法官或律师,因为他善良而正直,又讲原则,刚强而且不畏强权,有激情、执著,知识又渊博。
生3:他可以做一个政治家,……
师:你认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马克思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吗?
诸多学生插话:肯定不成功,他缺乏圆滑,不能曲伸。
生3:也许他成不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许他的政见不为当时资产阶级政府采纳,但他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活动家,以他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执著的追求去影响更多的人,推动社会的进步。
师:机智,聪明!
生4:他可以做一个社会慈善家,如果他有足够的资金的话。
生5:他可以做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或新闻工作者,比如记者或资深的报刊评论家,用他的笔深刻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与不公平,这可以使他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二、概括理解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原则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非常深入,非常好,老师深受启发。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马克思最终没有选择这些具体的职业,他选择了一个让所有“高尚的人们”面对他的“骨灰”“洒下热泪”的职业。请同学们抓每段的主要语句,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投影)马克思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
学生浏览全文后,举手回答,答案各异,主要有三类代表:
1、“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的”“我们自以为适合的职业”,(答案出自1、8段)
2、选择使“人类幸福”和“我们自身完美”的职业(答案出自22节),
3、选择一种“使我们有尊严的”、“深信其正确的”、“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答案出自第13段,持此类看法的占大多数)
师:好,三种典型答案,出自课文的三个主要部分。请同学们再回到屏幕:马克思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问题强调的是“怎样的职业”?三个答案哪个对?
生:最后一个。
师:三个答案之间关系如何,暂存疑,弄清了全文逻辑脉络,也就弄清这三个答案间的内在关系。请同学们集体诵读第13段,思考马克思以排比句式表述他要选择的职业有何作用?
生(集体诵读后):排比句式运用使得他观点的表达连贯酣畅,极好地表现出一种理性思辩力量和青春的激情。
师:不错,理解深透,把握住了马克思行文的逻辑与情感脉络,请大家注意本段的前提语句:“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中“这一切”指哪些?仔细研读前面各段文字后回答。
生:老师,我从前文发现“这一切”中包括“我们的体质”,请看9—11节,都是谈体质问题。
师:很正确,这里马克思怎样论述体质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的?
生:他主要还是讲道理,不过讲道理的过程中使用了三个比喻:一个用“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形象比喻如果超越体质的限制的危险;一个比喻“安静是惟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说明自身职业追求与体质追求要达到和谐,有坚强的体质基础,才能安心干自己的事业;一个是第11节的最后一句,将“妄自菲薄”比作毒蛇,形象说明这种情绪会让我们厌世绝望,从而说明选择力能胜任职业的重要性。
师:非常正确,请问大家:马克思论述体质与职业选择还用了哪些方法?
生: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和反问句,10节正面论证体质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用了反问句予以强调;11节从而反面论证如果选择不能胜任的职业的后果是妄自菲薄,也用反问句突出这种危害。这样读起来很有思辩力和激情,很符合我们刚才讨论提到的马克思的个性。
师:你能为大家将9—11节很有激情地诵读一篇吗?
生笑,诵读,掌声。
师:除了体质,马克思认为还有哪些我们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什么要考虑?
生:虚荣心。因为第2段说虚荣心只是“使我们觉得是受鼓舞”,易使人受名利驱使失去理智,选择时丧失自我。
师:不错。请同学们注意,在这里,正如同学们先前讨论的那样,马克思在考虑选择职业时有着相当理智和清醒,而且他不从众,没有受虚荣心驱使选择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即追求那些收入丰厚、有社会地位、让人眼红羡慕的职业,他要选择的是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让人始终有激情、坚持不懈追求的职业。17岁的马克思,有着相当清醒的头脑和鲜明的独立性、个性,这对我们很有教育。
生:老师,第4段“不只是……我们也会有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中“也”表并列,说明除了“虚荣心”,“幻想”也是应考虑的因素。“幻想”也会让人失去理智。
师:你很细心,思路也很正确。虚荣、幻想都会使我们失去理智,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生集体答:请教父母。
师:对,请问17岁的马克思注意到选择职业时应请教父母,借助父母的帮助,我们今天做到了吗?
生笑道:我们父母包办太多了。
师:那是因为你们丧失了马克思坚持的一个前提——坚持个性的独立。好,请同学把刚才讨论的这部分文章的思路清理一下。
生:第一段文字指出我们应找到选择职业受鼓舞的来源本身,其后指出必须考虑到虚荣心和幻想,这两个因素都会使我们失去理智,因而我们必须借助父母的帮助,这样经过冷静的考虑,认清所选择职业的全部分量和困难后,仍对这一职业充满热情,仍热爱他,那我们就是一种较理智的选择了。当然,马克思还提出了另一个起作用的因素就是“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的影响。
师:虚荣心、幻想、社会关系这三个因素,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生:都与个人喜好有关,用“个人喜好”,可以吗?
师;行。大家注意,除了个人喜好、体质因素外,我们所应考虑“这一切”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生:第12节提出了“自己的能力”因素。
师:对,排除了一种被动的、为时俗所束缚的虚荣心,方可轻松选择,再看身体与能力许可。如果说第13节马克思是在说“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那么“这一切”包涵的应是“怎样选择的原则”。这样,我们前面存疑的问题的前半题就可以解决了。好,请大家把视线再拉回13节。一起结合屏幕上投影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理解马克思“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设计问题
1、马克思认为“最有尊严的职业”是什么样的职业?
2、马克思是如何阐述他对选择“我们深信其正确的职业”的理解的?
3、选择“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与“使我们最有尊严”是否矛盾?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有时参与讨论,全班交流择要辑录如下:
生:尊严是最能使人和他的活动、努力高尚的一种东西,马克思用“不是……而是……”并列复句强调有尊严的职业是让人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创造,而不是奴隶般工作的职业,是让人自豪体面的职业。
师:请同学们注意,马克思始终把人的尊严、人格的独立、个性的解放,作为职业选择的必须考虑因素,这是相当可贵的,他的职业不是生存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事业和享受。正因如此,他才伟大而崇高。
现在看第2问:马克思是如何阐述他对选择“我们深信其正确的职业”的理解的?
生:20节“相反”表明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16—19节是反面论述错误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感到压抑、自我欺骗乃至使仓促从事的人毁灭;20—21节正面论述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会使我们行为高尚,拥有高尚的地位,提高自身的尊严。
师:很正确。不过,你所说的是段间的对比,这一层次中还有段内的对比,你能尝试找出来吗?
生:(思考一会)在第18段,将“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和“在我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并为他们牺牲生命,竭尽全力作对比,强调作者在19节表述的观点。
师:很好,马克思还有没有运用其他手法论述“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这个认识?
全体学生沉默无语,老师提醒:注意16节开头“正如……一样”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这是类比。
师:将什么和什么类比,论证了什么?
生:将“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给我们带来压抑感和“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作了类比,强调选择职业要冷静,要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否则,我们只能自我欺骗。
师:建立在错误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受压抑,甚至使仓促从事的人毁灭,而建立在正确思想上的职业使我们有尊严。现在我们来讨论第3个问题。
生:老师,第3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选择职业应遵循的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22节中,马克思用“不应该认为”和“本来就是这样”的标志语非常明确的表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这说明问题中两方面并不矛盾。
师:你很聪明,23、24两节与22节有何关系?
生:其实还是围绕22节的话题展开分析,他将历史、经验、宗教三个方面的认可的高尚的人物与为个人而奋斗的著名人物对比,说明“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可使个人达到完美”,人类幸福与自身完美是不矛盾的。
师:很好。那么马克思“选择怎样的职业”的三个原则之间有何逻辑关系呢?
生:选择职业是为了获得尊严,使人获得尊严的职业必须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而只有献身于人类的幸福的伟大事业才能真正达到个人的完美,获得真正的尊严。
师:马克思始终认为个人的解放、个人的尊严价值实现的前提是整个人类的解放与尊严的获得,他至始至终将职业选择与人的个性的完善、人的尊严获得放在一起考虑,正因如此他才最终选择了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伟大事业,这正是他考虑职业较之旁人(包括为他设计具体职业的我们)高远的地方。正因为他选择的职业如此崇高,所以,马克思自信地宣称:“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流下热泪。”这“骨灰”是借代,借指我们遗留下的事业或美名。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了马克思这一庄严的承诺,最后大家集体诵读最后一段,体味青年马克思的激情。(生满怀豪情地齐读。)
师:学完全文,请同学概括: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选择人类谋福利、实现自身尊严与价值的职业,并愿意为这一职业而献身。
(二)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提示:对同学来说,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高谈阔论崇高的职业,就如同课文所说的“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就如同张洁在《我的四季》里说的:“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
  (三)结合人生感悟,填写你的理解和选择(学生当堂填写,同桌交流)
  教师示范:
  我最珍重的品德——诚心
  我的主要特点——有责任心
  我对幸福的理解——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对不幸的理解——自暴自弃
  我最能谅解的缺点——睡懒觉
  我最厌恶的缺点——欺骗
  我最喜欢做的事——看电视,打毛衣
  我喜爱的文学家——朱自清
  我喜爱的英雄——雷峰
  我喜爱的花——兰花
  我喜爱的颜色——蓝色
  我喜爱的格言——我能,我行,让我试试
我喜爱的座右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四、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在找到水源之前,先带上盛它的容器,让我们把大厦建筑在坚实的土地上。让我们在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里,规划你绚丽的人生,设计你美好的未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学反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说课稿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t课件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t课件3
沪教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学设计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原文全文阅读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课堂实录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t课件2
《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同步练习
《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教案及练习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t课件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5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3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备课参考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2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及课堂教学实录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同步练习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重点问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