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2-20 |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北方风筝的制作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溶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还是从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风筝的制作工艺。这部书激发了广大手工艺人的热忱,受到他们的推许;那些身无长技的贫苦者也沉尽其中。一时间,北京前门附近出现了很多受益于《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风筝艺人,他们所扎的风筝被称为“曹氏风筝”。“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 ”,是曹氏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在制作上,曹氏风筝将传统的扎糊手法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热忱(zhěn)悠久 B.热忱(chén)溶合 C.精髓(suí) 沉尽 D.精髓(suǐ) 演变 (2)文中“推许”中加点的“推”字正确的义项是(2分) A.推迟 B.推崇 C. 推搡 D.推测 (3)在文中画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泼洒笔墨于纸端 B.飞燕翱翔于蓝天 C.鱼蟹游行于碧波 D.小船飘荡于江海 2. 下面关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选取两种令人伤感的事物,描绘出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B.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者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去传送自己对朋友的劝勉和安慰。 D.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字里行间都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 学校举办拔河比赛,各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校刊记者向正在准备参加比赛的初一(1)班体委提出一个问题:“同学,假如,只是假如,你们班未能赢得这次比赛,你会怎么想呢?”下列回答得体的一句是(2分) A. 为什么你认为我们班一定会输呢? | |
| 标题: |
北京市丰台区201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27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