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描写》教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2-13 |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描写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常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 2、掌握诗歌描写的角度正侧、虚实、动静、远近高低等和联想、想象、衬托、渲染、对比等方法 3、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 4、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练习、讲授、归纳 【教学步骤】 一、表达方式 (一)相关知识链接: 1、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而在古代诗词中主要运用的有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高考查的重点。
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
2、诗歌描写的角度 1)正侧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就是正面描写;而对能使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的周围事物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如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2)动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后一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 | |
| 标题: |
《高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描写》教案 |
| 文件大小: |
1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