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金蝉脱壳》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31


教学班级:五(5)班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3、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2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PPT出示:
1、金蝉脱
2、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如果用文中的话来解答金蝉脱壳的意思,应该是第1节中的
3、全文写金蝉脱壳全过程的特点是扣住这两个词语:
4、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
5、为了奖励大家的精彩表现,现在给同学们看一幅非常漂亮的图片,(PPT出示蝉幼虫的图片),仔细观察并说说这幅图上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PPT出示:
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
大家一定特别想知道,蝉儿究竟是怎样“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一起来感受金蝉脱壳中,那神奇有趣的情景吧!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展开研读:
1、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蝉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脱壳的?找一找,把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圈出来。
蝉脱壳时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相机板书:
背—→头—→脚—→尾
2、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相信大家最喜欢蝉尾出壳这一部分。
PPT出示: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这个过程的神奇有趣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整个的过程,圈圈关键的词语,想想当时的情景。
(3)同学们注意到“使劲地抖动着、升着”、“腾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扑来”、“抓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这些描写动作的词了吗?不妨自己模仿蝉儿试一试。
(模仿蝉儿演一演)
(4)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蝉尾出壳这一神奇有趣的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读蝉尾出壳的句子。
3、同学们,亲眼看到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作者的内心也充满了惊喜。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完整地感受蝉脱壳时的奇特动人,神奇有趣,争取背下来。
过程中相机板书:看全面、有重点、按顺序、
4、读读最后一句,你体悟到了什么?
PPT出示: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a、费力——“使劲”“过了好一阵子”
b、“依依不舍”——拟人,有感情。
相机板书:有感情
5、习作修改,读写结合
PPT出示:
贝贝(狗)本领很高,一块骨头从几米远的地方扔给他,他准能接住。不过,贝贝最拿手的还是捉老鼠。因为有了贝贝,所以奶奶家再也没有老鼠了。
——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1)、说说这篇习作的优点;
(2)、对照写作特点板书,说说这篇习作的不足。你打算提醒他怎么改?
6、金蝉脱壳后,身体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五小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脱壳后的蝉儿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这真是奇迹啊。让我们齐读第5自然段。
7、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光光读课文,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如果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想不想看一看?
(2)看,这就是马上要脱壳的蝉,它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开始脱壳了,来回抽搐几下,蝉背露出来了,背上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变化。接着,头钻出来了,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过程是多么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啊。
PPT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8、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羽化的蝉怎么样?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一下。
PPT出示:
课文中说“(蝉)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根据蝉的生活特点,也来写一写你心中的蝉:
蝉又像
蝉还像
从一个样子笨拙的蝉虫,最后变成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第三板块:课文小结,了解引申义
9、课文小结 :
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受到有益的启示。
10、PPT出示蝉壳小图片 蝉壳大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金蝉脱壳的引申义
第四板块:学法指导,课外拓展: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大家看,课文中这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仔细“观察”。
PPT出示:
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看全面
(2)有重点
(3)按顺序
(4)有感情
5、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0.11家庭作业:
1、听写课后练习3。
2、继续背熟课文第4、5小节。
3、再搜集写蝉的诗歌两首,熟读成诵。
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觅食或游戏等情景,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描写顺序,抓住动作特点写一写。
(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一文,紧紧扣住一个“脱”字,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的顺序,运用细致生动的语言描摹了金蝉脱壳这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景象。读文本知过程,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通过抓住具体的描写,品味生动的语言,感受蝉脱壳过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在导学过程中引导的比较详细。同时由于“脱壳中”这部分,观察和表达顺序非常好,所以抓住这个契机,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文章这部分的写作特点,并出示一个习作,引导学生运用本部分所领悟出的写作特点进行评价,分析优劣以及改进办法,较好地完成了读写结合的导学设计。
如果说对第四小节的学习是扶的话,第5小节的学习,主要是在第4小节指导学习的基础上的放。在这部分的导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表格,引导学生了解第5小节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多次朗读来体会变化的神奇。
最后,引申义的导出是通过小图和大图的变化来实现的。通过对小图大图的观察结果的比较,自然引出引申义。
然而,在教学过后,才发现,本节课的设计还有许多的不足:
1、课堂容量较大,原本较多考虑的学生活动,由此而被压缩的太少,学生的课堂自动明显不足,尤其是课堂上的悟读部分太少,未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以致于教师的主体过分突出,喧宾夺主。
2、语速太快,少数学生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很快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走进文本,主动揣摩,获得体验的过程不够明显,教学的生成落实不够。
3、课堂评价不充人且比较单一,整个课堂中,主要是老师的评价,而且不多。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标准也缺少维度。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难以调动。
4、与《导学案》的切合度也不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应当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当堂检测,以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深度。
不足很多,从不足中使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是学生参与了多少,生成了多少。如果导学设计,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活泼主动地发展生成,即使流程再工整,课件再漂亮,导语再诗化,也算不得是一节好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金蝉脱壳》ppt课件4
《金蝉脱壳》课文原文阅读
《金蝉脱壳》ppt课件3
《金蝉脱壳》ppt课件2
《金蝉脱壳》ppt课件1
《金蝉脱壳》说课稿
《金蝉脱壳》课堂实录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4
《金蝉脱壳》教案3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2
《金蝉脱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