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但愿人长久》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19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苏轼
1、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会和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
3、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这节课,让我们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起过一个中秋之夜,好吗?
4、介绍苏轼。说一说你了解到的苏轼。
5、苏轼与弟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值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6、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A、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B、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第一遍读课文,注意标出生字词。
(2)第二遍读课文,注意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生第三遍读课文,读通全文,理解大意。
2、检查自读,组织交流,理清课文的情感线索: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板书)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心绪不宁 眼睁睁
观赏 但愿 宽慰 隐藏 虽然 阴晴圆缺 十全十美 形影不离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四、作业。抄写词语,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苏轼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词语,同桌互相订正。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心绪不宁 眼睁睁
观赏 但愿 宽慰 隐藏 虽然 阴晴圆缺 十全十美 形影不离
2、学生回忆课文的情感线索。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引导学生看板书提问: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二、品读感悟,深入探究。
1、感悟“心绪不宁”
师问: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人们都在品尝月饼,观赏明月,苏轼为什么却显得如此“心绪不宁”呢?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重点抓住“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等词进行理解、体会。
(2)引读:苏轼之所以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思念(弟弟)啊!是的,苏轼跟弟弟从小(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怪不得苏轼会这般(思念弟弟呢)!
(3)指导朗读:对于描写人们欢聚的句子要读出愉快的语气,描写苏轼思念之情的句子要读出伤感的语气。
2、感悟“埋怨”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轼思亲之情我们能够理解,可您又是在“埋怨”谁呢?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边看图边想象,教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您在干什么?又在想什么?
(3)互动对话交流。
师:是呀,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苏轼,您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难过呀!望着天上这圆圆的月亮,更增添了您丝丝忧伤之情。
(4)范读,重点指导读好“偏偏”这个词语。
(5)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评点)。
(6)齐读第四自然段。
3、感悟“宽慰”
苏轼后来的心情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五、六自然段,画出重点句段
(2)小组合作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①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评议。
②指名说说诗人心中宽慰的理由。
③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大海般广阔的胸怀。重点指导朗读。
④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的含义。
总结: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要伤悲,把思乡之情留在心中,共同欣赏这醉人的良宵美景吧!
(3)适度拓展,阅读古代诗词中表达此类感情的诗句,丰富积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4)师生分角色读。
(5)学生赛读。
(6)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三、情感升华,意蕴无穷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轼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词的全部内容吗? 、
出示《水调歌头》(全文),师范读。想想这首词的全部意思,好吗?
3、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首词,体会词中的感情。(齐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这首词很快传到弟弟手里,当弟弟苏辙捧着这首饱含着一片真挚情感的词时,他的心情如何,是惊喜,还是悲叹,请发挥想像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阅读
《但愿人长久》课堂实录片段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2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ppt课件4
《但愿人长久》ppt课件3
《但愿人长久》ppt课件2
《但愿人长久》ppt课件1
《但愿人长久》教案3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2
《但愿人长久》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