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核舟记》教案1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15


会员:deleted 友情提供

《核舟记》教案
执教:沈国华 
班级:杭州湾初中八(6)班
时间:2014-10-14周二 下午第一节
活动:语文高效课堂展示
听课:全校语文教师

教材分析:
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
2、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3、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艺,领略工艺美术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印发有关《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介绍及部分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微雕艺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读课文。译读课文。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当堂练习,检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核舟记》这篇文章,知晓了有关微雕艺术的知识,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还通读了全文,并对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译读。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请同学们把语文作业本翻到第七十六页,完成第一至四题。开始。
生做练习题(加点字、通假字、加量词、文学常识,共填15个空),师可作巡视。估计三分钟后交流。
师作点评。
二、 梳理思路
师:文章题目叫《核舟记》,顾名思义,这文章是记一只核舟的,记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舟的,请问,这文章里,从哪一句话开始写到核舟了?
生:第一段第二句就开始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师:第一段一共就两句话,我们看第一句话写什么的?请找出一个核心词——
生:奇巧。
师:请解释这一词的意思——
生: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师:有点儿小小的误差——
生:奇妙精巧。
师:谁啊——
生:王叔远。
师:据此,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这一长句话的意思——
生:王叔远雕刻技艺奇妙精巧。
师:他的手艺奇妙精巧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这句话重要,这句话可谓“微言大义”,我们可得来嚼一嚼。先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师:再请大家来嚼一嚼,就这句话里,怎么就表现出王叔远手艺奇巧了呢?
生:只用一寸的木头,能雕这么多的东西。
师:哦,你一句话里已涉及两个方面,(板书:奇巧,材料之小、表现范围之广。)
生:还有,更重要的是,设计巧妙,雕得很像,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如果刚才是以量取胜的话,这里还有以质取胜。(板书: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话说到这份上,我们已经清楚了:明代有个王叔远,微雕技术有一套,能在那么小的材料上雕出那么多的东西,而且还雕得那么好。神乎其神啊,这时候最好能拿出一个具体的作品来让我们见识见识,眼见为实啊,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作品来了吗?
生:写了,核舟。
师:这里老师要补充一些知识,这微雕里头,果核这种材料是最难雕的,果核难挑,据说万里挑一,果核难雕,据资料记载,这王叔远一生只有两个用果核雕成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核舟,雕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送给魏学洢了,从中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其中还可能有相同的情愫在里头,因为,只有喜欢“大苏泛赤壁”的人,才会花上几年的时间来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只有充分地了解友人的情怀,才会把雕有“大苏泛赤壁”的核舟送给友人。你们说是吗?
生:是。
师:至此,这文章,思路已经很清楚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几部分?
生:三大部分,第一段,总起,写王叔远技艺高超并指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第二至五段,具体描写核舟;第六段,总结一下,核舟雕刻技艺高超。
师:可知,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生:也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王叔远雕刻技艺高超,第二部分其余部分,具体写核舟雕刻得精美,以实例证明王叔远技艺高超。
师:很有道理。
三、 精读课文
师:我们这堂课啊,同学们要干的是什么呢?一个字:找。找什么呢?找证据。找什么证据呢?围绕着王叔远的奇巧,围绕着奇巧的三个方面表现,从课文描写核舟的部分找证据。老师先抛砖引玉。第二段写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最后一段里写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见这雕刻舟的果核真小。接下来,请你们找到佐证表现范围广的证据。
生:最后一段写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字共三十有四”可见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师:孺子可教啊,大家一学就会。第三个方面,“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就这八个字里头,还有个递进关系,大家能看出来吗?
生:由形似到神似。
师:是啊,这可是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人才能到达的境界啊!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是悟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同学们,先自己读,悟,找,待会儿我们小组里讨论、相互启发,最后在班上交流。
生自读、悟、找。(约五分钟)
生小组交流。(约两分钟)
班级交流。(约八分钟)
生:第二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这里因势象形,桃核,中间大两头小,中间船舱,顺其自然,因势象形。
师:顺手而为之,好。
生:第二段,写到八扇小窗,窗能开关,窗上刻字,这些字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上的句子,呼应了前面的“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
师:这也是下文中苏轼他们活动的背景。
生:第三段,主要写苏轼、佛印、鲁直三人的姿态神情。写得栩栩如生。有外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有道具:手卷,念珠。有动作:阅,执,抚,指,语,矫,昂,卧,诎,竖,倚。更重要的是,有神情:如有所语,矫首昂视。有细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珠可历历数也。
生:第四段写两个舟子的动作、情状,一人“若啸呼状”,写出其悠闲,一人“视端容寂”,写出其专注。说明大苏在泛舟,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开头的“大苏泛赤壁”相呼应。还有一细节,卧一楫,也说明在泛舟,橹都放在舟上了。
师:刚才有人说到细节,是的,雕刻家不但构思精巧,还特别的细心、细腻,这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来,除了刚才提到的外,还有哪些细节处呢?
生:窗上的字,用“石青糁之”,船背上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其色丹”,雕刻家特别在乎色彩的和谐。
师(小结):雕刻家以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了如许多的人、物,而且雕得如许的生动传神。引得作者不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灵怪矣哉”,已有“鬼斧神工”之意,意即这简直不是人雕出来的,是有鬼神助之啊!
四、 探讨写法
师:此文能成为千古名篇,得益于核舟雕得好,还得益于文章写得妙。同学们,这文章的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处呢?
生: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船尾。
师:为什么先写中间的船舱呢?
生:一是“中轩敞”,醒目;窗可关闭,引发读者兴趣。二是舱上有窗,窗上有来自《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相当于苏轼他们的活动背景。最后写船尾的舟子,为了烘托船头的三个人的。
生:还有总分总的结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生:“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这“如”、“若”用得客观。
生:五个人,重点写前三人;前三人,重点写苏轼,符合“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详略得当。
五、课堂总结
师: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份华美的精神食粮。老师相信,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华所叹服的同时,也一定会引发我们对工艺美术的喜爱,使我们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高雅的心灵。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材料体积之小

奇巧    表现范围之广

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  技亦灵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核舟记》《核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核舟记》理解性默写
《核舟记》读后感
《核舟记》思维导图(23页)
《核舟记》表格式教案1
《卖油翁》《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核舟记》《赤壁赋》测试题
宋起凤《核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核舟记》练习题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核舟记》pptx课件(53页)
《核舟记》pptx课件(42页)
《核舟记》ppt课件(44页)3
《核舟记》字词自考单
《核舟记》pptx课件(17页)
《核舟记》ppt课件(63页)2
《核舟记》ppt课件(43页)
《核舟记》pptx课件(第二课时)22页
《核舟记》pptx课件(第1课时)48页
《核舟记》ppt课件(50页)
《核舟记》pptx课件(54页)
《核舟记》ppt课件(48页)2
《核舟记》pptx课件(38页)2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
《核舟记》ppt课件(22页)
《核舟记》ppt课件(51页)
《核舟记》《墨有录》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
《核舟记》《小石潭记》《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题)
《核舟记》《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刻木巧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pptx课件(38页)
《核舟记》ppt课件(58页)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核舟记》知识点荟萃
八上第23课《核舟记》要点复习
《核舟记》《黄履庄传》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ppt课件(27页)
《核舟记》导学案4
《核舟记》ppt课件(42页)
《核舟记》教案16
《核舟记》教学设计15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