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1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10-06


王国兵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理清课文的条理,初步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出示:

说说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向大家介绍爱因斯坦?(学生介绍)

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人们还利用这个理论建立了核电站,为人类造福。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3、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齐读、读完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可以看看生字表,读准字音,将句子读通顺。

2、指名朗读课文,你将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作评委。

3、逐段指导:

第二段:

(1)你觉得读的怎么样?

(2)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3)理解:蓄、蓬乱、裹、趿拉、冷不丁

A、重点指导:“蓬乱、裹、趿拉”的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归纳?(衣衫不整)

B、指导“冷不丁”的读音,比较“衣衫不整”的读音。

第三段:主要指导“纳闷”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意思)

第四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指导: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读好语气词:噢、嘛。(一个是平淡的语气,一个是得意的语气)

(3)说说“踱步”与“散步”的区别。(散步比较随意,踱步是走方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六段:

(1)你觉得读得怎么样?

(2)“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房间里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爱因斯坦还有什么一塌糊涂的?

4、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1)三次交往。

(2)小姑娘教爱因斯坦如何穿衣、布置房间。

(3)爱因斯坦生活随意,研究科学入迷,关心小朋友。

三、默读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在书上找出有这些时间的语言。

2、出示:

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读了这些语言,你有什么发现?

(1)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写文章就要按照一定的循序来写)

(2)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小女孩,第四次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成了好朋友)。

(板书:撞、遇、等、每天坐坐)

(3)看了最后一句话,联系前面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情感。

过渡:同学们很会读书,通过读书,理解词句,通过读书,了解文章的层次,下面,我们要通过读书感受文章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读老人和小女孩“相撞”的一个片段,读出感情来。(之后再谈体会)

2、交流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下节课,我们来研究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后再收集一些爱因斯坦的资料。

板书: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撞→遇→等→每天 坐坐

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第八册的课文。记叙了大科学家

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金额学研究,忽略了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想从题目入手,让学生交流一下对爱因斯坦的了解。然后认读字词,以词带句,通过朗读关于爱因斯坦外貌描写的语句,对其人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接下来学习用三四句话将课文内容概括,形成初步的感知。再抓住三次交往,给课文划分层次。通过对关键句的阅读,进一步了解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之间的状况。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20分钟的限制,我将揭题,简介爱因斯坦的环节省略。直接通过自由读书,进入字词教学环节。

这堂课我想从两个方面给大家呈现自己的教学意图:

一、教学实施简约化

教学实施简约化是指从目标、环节、方法都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教学过程有条理,返朴归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简单有效的教学。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我贯穿一个宗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教授“一撮、趿拉、踱步”这三个容易读错的词语后,不是另换话题,而是将带有这些词的语句呈现出来,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这时启发学生,你面前看的爱因斯坦怎样?学生通过语感,通过理解,马上意识到爱因斯坦生活随意,不拘小节。我认为这样的词语教学是深入的、有效果的。避免单纯的为认读而读,走过场,走形式。也跳出在深度解读课文时再理解生字词语框框,而是真正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认读,从而感知人物,关注课文。

二、注重文本对话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即碰撞、交流和对话的过程,读者不在阅读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生成,对他来说就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所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受益。我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学生利用浏览这种读书方法,顺利地梳理出文章层次,同时抓住每一段落的起始句,学生通过“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等词句,发现课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撞上、遇上、等待”,读出两人从不熟悉到熟悉。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他俩已然成为特殊的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

当然,每一堂课都会有缺憾的。我在某些环节的衔接语上,还待推敲。但我相信,每一次的不足,是为了等待下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遗憾,是为了迎接下一个希望的诞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文原文阅读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ppt课件3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ppt课件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ppt课件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4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3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导学案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3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