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悬崖边的树》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8-16


  
教学目标
1、品味本诗含蓄、凝炼的语言。
2、积累词语,诵读诗歌,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3、学习悬崖边的树所体现出的乐观、自信的精神,领悟直面磨难、坚强不屈、执着追求的勇士的形象。
 
一、导入
听到“悬崖”这个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很高很险,恐怖、惊险,害怕。
大家想想,生长在悬崖边的树可能会经历些什么呢?
风大了可能被摧毁掉入深渊。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诗人曾卓的一首现代诗《悬崖边的树》,去看看这棵树经历了哪些磨难。
二、走近作者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1922年出生于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先后任教于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
他14岁开始写作,17岁正式发表作品,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诗人一生境遇坎坷,1955年诗人因被卷入所谓的“胡风事件”而被迫搁笔。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受到迫害,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直到1980年诗人才获得解放,整整做了25年的囚犯。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老水手的歌》等。
曾卓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他的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孤苦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曾卓于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的临终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三、了解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70年,当时中国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极端动乱,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生活的思考,没有停止抒写最真切的感受,而这首诗就是正直而又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内心的独白,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标题: 《悬崖边的树》教案3
文件大小: 7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悬崖边的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悬崖边的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悬崖边的树》读后感
《悬崖边的树》ppt课件(26页)
《世界上最美的18棵树》图片素材
《悬崖边的树》教案2
《悬崖边的树》导学案
《根》《悬崖边的树》ppt课件1
《悬崖边的树》ppt课件4
《悬崖边的树》ppt课件3
《悬崖边的树》学案
《悬崖边的树》赏析(2篇)
《悬崖边的树》练习题
曾卓《悬岩边的树》全文阅读
读《悬岩边的树》有感
《悬崖边的树》同步练习
《悬崖边的树》ppt课件2
《悬崖边的树》ppt课件1
《悬崖边的树》教案1
《悬崖边的树》课堂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