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中学例文 >>
《观剧杂感》课文阅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8-05


作为文艺记者,看戏多了,常感一种生理上的厌倦,但《曹操与杨修》却令我主动去看了四遍,我和观众们一道鼓掌,流泪,激动得不能自抑。

曹操冒进,出兵西蜀,杨修力谏,操吼曰:“三军统帅是我!”不久,杨修便被曹操披枷戴锁,押赴刑场。
不错,杨修是曹操苦苦访求而得到的贤才,也曾为曹操解决了国库空虚的大难题,然而,当他干扰了统帅的决策,便只有死路一条——封建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实用主义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当探马来报,战场上的势态证实了杨修的预见后,群僚向曹操下跪,要求赦免杨修,而曹操首先想到的却是:“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
虽然杨修之死,使曹操从此失去了一位最心爱最能干的智囊和膀臂,也因而大失军心,但在曹操心里,却自以为保住了尊严——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许多封建统治者,宁可像鸵鸟一样把脑袋钻进沙堆
里,也不愿正视天下人要求他纠正失误的呼声。

杨修原可以逃避厄运。在公孙涵来抓他之前,妻子曾催促其赶快亡命天涯。可是杨修不肯,非到刑场进行死谏不可。这又使我想起“戊戌六君子(1898年(戊戌年),谭嗣同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卜进行变法.遭到慈禧太后的反对,三个月后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他在静候逮捕时说,愿以—死来唤起民众的觉醒。
嗟夫!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牺牲精神,自古皆然。邓拓诗曰:“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这是何等的壮烈!任何暴力,只能得逞于一时,不能奏效于永远,因为民族先驱们所代表的,乃是历史前
进的方向。

这出戏的舞美设计颇具匠心:整个表演区设在一个大框架之中,框 架砌的是秦砖汉瓦,而横亘在观众面前的第二道幕,则是一块明清时代的九龙壁。这是意味深长的,它暗示人们,曹操与杨修之间发生的故事,是一个千年的话题,是一定时期内中国社会里一对固有的矛盾,信然。
曹操闯天下之初,确实求贤若渴,然而在专制独裁制度下,统治者既需要人才也需要奴才,但最终需要的是奴才。求贤者即是害贤者。杨修择“明主”而从之的想法确实天真,但他也无法挣脱当时的历史框
架。

得知识分子者得天下,失知识分子者失天下。当《曹操与杨修》剧终谢幕时,剧场里出其不意地响起了“让世界充满爱……”的流行歌,舞台上“杨修”款款向我们走来,“曹操”快步趋前迎迓,他俩的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此刻,我怦然心动:这不正是我们的理想吗?

(选自1989年5月28日《新民晚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原文阅读
《“探界者”钟扬》课文原文阅读
淳沫若《屈原》课文原文阅读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文原文阅读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原文阅读
《父亲的手提箱》课文原文阅读
李瑛《黄河落日》原文阅读
《他母亲的伙伴》原文阅读
《大战中的插曲》原文阅读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全文阅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文原文阅读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课文原文阅读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文原文阅读
特朗斯特罗姆《树和天空》原文阅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文阅读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阅读
我爱这土地拓展:艾青诗选
王愿坚《党费》原文全文阅读
《迷娘(之二、之三)》原文阅读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文原文阅读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文原文阅读
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原文全文阅读
瞿琮《我爱你,中国》原文阅读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文原文阅读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课文原文阅读
吴伯萧《灯笼》原文阅读
《报任安书》课文注音版
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课文原文阅读
牛汉《一窠八哥的谜》课文原文阅读
陈从周《江南水乡的桥》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