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 >>
高考语文阅读题快速作答技巧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8-04


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速度,节省时间。那么,如何在考场上快速搞定阅读题呢? 我们先来看看阅读的步骤。 
    第一步:快速读完文章和题目。

    第二步: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重点及易错点。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题目涉及的字词或段落。

    第四步:结合文章,逐一答题。

    第五步:综合审核答案。

    下面分步解说。

    第一步:快速读完文章和题目

    第一步的目的是大概了解文章的中心,到底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内容。题目大概都是什么题型,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一遍读文章是泛读,不需要也没必要过于仔细。所以要快读,不要沉思。遇到文章先把心情放宽,不要在意是不是有难度,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文体,内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这些统统不要考虑,因为没用!

    你一定要知道,语文阅读,考的是你对文本的解读,考的是语文,不是天文地理,不是物理化学,不要管他出什么内容,其目的都是考核你对文本的解读。有的同学一看是科技文,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要是再有几个英文单词就更害怕了。乖乖,先看看卷子上的大字,是语文啊,不是理科,不是英语,他要考你那些东西,理科卷子,英语卷子里会有的。要不干脆其他科都不用考了,一科语文就可以包罗万象了。所以,你担哪门子心啊?

    不过,也要提醒你,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一点其他科的知识都不考你。过于基本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没准会巧妙地设计你一下。要是文章里介绍李白,题目里问你这是清朝发生的事情问你对与否,这还是有情可原的。鬼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此类情况还是偶尔会出现的,如果你这也埋怨,我是要怀疑你是否是中国人了。

 第一步读的时候,不用仔细,但是你应该快速脑子里分分段,每段大概讲的是什么,是不是一件事。好为下一步节省点时间。

    第二步: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重点及易错点

    所谓重点就是,题目的核心是问什么事,解答这道题的核心关键应该是什么。

    易错点就是容易马虎不被注意的地方。这种情况一般有:

    1.题目里要求字数的。比如用八个字来概括段意,比如概括中心思想,不超过20个字。这些要求一般在题目后面的括号里,注意一下就行了。这也错就太冤了。都高三了不至于不会查字数吧。可惜,此类题错得不在少数。

    2.要求找出每类词汇或者是特定要求的句子,这是注意不要混淆。比如让你划出描写声音的,你却划出描写动作的。你一定有能力分清声音和动作,但是,你往往把声音两个字看成动作。

    3.前后题目的干扰,比如,前面让你挑出与文意表达一致的选项,下一题却变成让你挑出与文意表达不一致的选项。多了一个“不”字,你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想当然以为还是让你挑一致的,出题者干脆把对的放到A里,你一看正确,自然会选择它,却不知中了陷阱。

    4.注意特定限定词。文章中说2000年以后如何如何,题目里却问你2000年以前如何如何,表述不同,限定词就发挥捣乱的作用了。

    以上几种情况并不能全部概括,所以你要想不出低级错误,就要仔细读题目,自己多总结,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题目涉及的字词或段落

    这步比较简单,要得就是速度和准确。它是你答题的基本,这要划不对,做题就难免出错了。这里要提醒你,有时候,同一件事只在一段了,有时候却是分布在几个段落,一定不要漏掉。这一步骤其实相当于第二次阅读文章,相对要比第一次仔细一些。此时对文章的把握多少有些了解。如果你还是一头浆糊,也不要着急,更不要硬着头皮一遍一遍地读,试图完全理解文章。其实你的目标是做题,最对题,在短时间内做对题,至于是不是百分之百读懂,没人关心。

    第四步:结合文章,逐一答题

    这一步,是将文章的信息与题目对应起来。答题相当于在破案或者是在审判。破案就要讲究证据,证据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必须找到文本来证明你的判断。出题者非常狡猾,他会用很多手段来干扰你,让聪明的你,高中的你,在做题时智力锐减,把你智商一下打到三岁!除非你不受干扰,除非你能镇定地发现蛛丝马迹,把“凶手”绳之以法。哈哈,怎么样?做语文阅读题是不是挺刺激的?这一步骤有很多技巧,也是做对题目的关键,后面的课里会逐步提出。

    第五步:综合审核答案

    这一步骤相当于最终审判了,不要冤枉好人啊?仔细把文章再读一读,如果感觉时间不够,只读跟题目有关的就行了。

 下面先实际演练一下。

    阅读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包楼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饲料带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饲料带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 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 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 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 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 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 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分)

「答题技巧」

    第一步:快速读完文章和题目

    科技文一开头就弄出专家的架势,什么聚乙烯,不要管他,快速读完,发现是讲垃圾塑料袋的处理问题的。第一段是讲“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看见所以,你就要马上反应,所以前面应该是因为,因为……所以,这逻辑不难吧?所以第一段是讲为什么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第二段啰嗦了半天,你是不是看晕了,其实就两个字最关键,就是“漫长”。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付塑料这个方法怎么样?“漫长”在这肯定不是好词,这方法自然也不好。第三段简单通俗讲就是告诉你替代品也没什么合适的。最后一段提出期待。

    第二步: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重点及易错点

    题目里,第1题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第2题却是让你回答下列推断不符合文

    意的一项是,一个是符合,一个是不符合的,别掉进这么低级的陷阱啊。第3题,要注意限定词之前,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是本题要回答的,之后跟这可就没什么关系了。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题目涉及的字词或段落

    第四步:结合文章,逐一答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关键是“唯一”,文章里说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唯一”和“一般来说”是不是一个意思?就算你是初一新生也能知道不是一个意思吧?)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毫无变化,见光分解,看到这八个字你就知道B也是错的了吧?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正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这句话你说告诉你哪个运输成本高?当然是纸袋成本高!只不过,题目里人家要做个陷阱等你跳,题目里是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前者是什么?纸袋啊!比后者也就是塑料袋低,刚才我们已经判断出是纸袋成本高!)

第五步:综合审核答案

    怎么样,我一分析,大家是不是发现其实一点都不难?初一的学生,即使是学习不太好的也应该能做对吧?你是不是以为吴老师就是拿的初一的语文阅读题啊?告诉你吧,这是2008年高考北京卷的阅读原题!

    (后面两道题自己分析一下试试,如果有必要我再给出分析过程)

    1.(3分)C

    2.(3分)B

    3.(4分)

    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

    (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高考复习:散文阅读的六类考题及对策
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2018-2021年高考小说选择题
高考真题小说阅读中的心理问题ppt课件
高考现当代文阅读专项指导:散文阅读
2022届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题型解题指导
高考小说类阅读答题技巧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析文本、把脉搏、促升格ppt课件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ppt课件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区别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2021年广西南宁高考文学类一轮复习模拟训练(散文春事漫感)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练
常见的记叙顺序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复习:小说标题作用ppt课件2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真题训练——云南的云
高考模拟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真题训练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
小说叙述技巧突破——入学考试试卷评讲ppt课件
高三学案•现代文论述类文本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