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导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7-21 |
《中庸之道》学案 黄岩中学邓薇老师整理 一、基本要求 1、 背诵篇章:11.16、13.23、13.24、17.13 2、 掌握下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鲜、与、狷、和、同、贼 3、 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4、 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二、观点阐释 1、中庸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2、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 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三、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民鲜( )久矣 狂狷( ) 褊( | |
| 标题: |
《中庸之道》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10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