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简介
一、议论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三、论点
1、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是一个判断句。)
2、要求:论点必须鲜明、正确 。
四、论据
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类型: 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
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叙述要简明扼要.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
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五、论证
1.定义: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2.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
举例论证(例证法)
理论论证(引证法)
《一百个问号之后》
中心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事实论据:
1、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旋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并作出了合乎逻辑的推理。
2、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3、一位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眼珠转动这件小事,经过反复观察,推论当睡者的眼珠转动时,表示睡者在做梦。
例证法: 举例论证。
谢皮罗现象
排放浴缸里的水时,水会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涡流,从排放口流出去。20世纪4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谢皮罗,在洗澡时最先留意到了这个现象。他分析了各种原因后认为,这种现象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他发表论文推测,在南半球水形成的涡流应该是顺时针方向的,而在赤道上应该没有旋涡。谢皮罗的推测引起了各地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在地球上各地观察,发现谢皮罗的推测确实不错。以后,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谢皮罗现象”。
物体处于低纬度时,随地球转动具有的自西向东的线速度比较大。当物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时,仍然会保持低纬度的线速度。这个惯性就使物体向东偏。在北半球,浴缸里北边的水线速度比南边的大,就会形成旋涡,向东的惯性就会使水形成左螺旋,也就是逆时针。南半球恰好相反。
飓风、龙卷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也是谢皮罗现象。同理,北半球由南向北流的河,总是东岸被水侵蚀的比较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