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引婴投江
㈠知识点整理:
1文学常识:《引婴投江》,《刻舟求剑》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人。
2有···者:(有一个···的人)
3过于江上:(从)
4方引婴儿:(正在,正要),(牵、拉)
5啼:(大声哭)
6人问其故:(原因)
7虽善游:(即使),(擅长,善于)
8岂:(难道)
9以此任物:(用),(处理)
10悖(bèi):(荒谬)
11中心: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会酿成大错。
㈡翻译: 1.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有一个从江边经过的人,看见有人正牵着个小孩想把他扔到江里去
2婴儿啼。
小孩放声大哭。
3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于是这个人就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4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即使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擅长游泳吗?
5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用这样的方法处理事情,也必定是荒谬的。
刻舟求剑
㈠ 知识点整理:
12涉江:(渡)
13坠:(落)
14所契者:(用刀刻),(···的地方)
15是吾剑:(这)
16舟止:(停)
17求之:(寻找)
18求剑若此:(像这样)
19不亦惑乎:(糊涂)
岂遽(jǜ)善游哉:(就,遂)
20一字多义:遽
遽契其舟:(急忙,快)
21中心: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变化,否则就要失败。
㈡ 翻译: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楚国有一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入水中,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下记号,并自言自语地说:“这里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靠岸停下后,他就从刻了记号的地方跳入水中去寻找丢失的剑。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往前驶过了,但掉下去的剑却没有往前行,像这样去寻找剑,不也是太糊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