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黄鹤楼》预习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9


黄鹤楼
预习、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中的神话传说。
  2.学习通过神话传说和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法。
  3.正确理解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提示】
  1.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10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2.蛇山黄鹤矶头上原有辛氏开设的一家酒店,一道士经常向其讨酒喝,为了感谢他的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辛氏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酒家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相传此道士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3.黄鹤楼主楼的五层结构依次为:
  第一层主题:神话。厅中一幅高9米、宽6米的大型彩瓷镶嵌壁画《白云黄鹤图》,图上有仙人乘黄鹤离去的飘然景象;以白云、江水、仙鹤表现浪漫意境。
  第二层主题:历史。主要介绍黄鹤楼的历史,有题写于壁上的《黄鹤楼记》;厅中展示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仿制模型。
  第三层主题:人文。大厅内是一组陶板瓷画,题名为《文人荟萃》,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唐宋时期13位文化名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其诗词分列左右,最有名的是崔颢的《黄鹤楼》。
  第四层主题:传统。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古香古色,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的即兴工作,是文化活动场所。
第五层主题:永存。大厅内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由十幅壁画重彩画组成。登顶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长江的浩瀚美丽,长江大桥将武昌和汉阳相连,屹立在对岸龟山上的龟山电视塔,整个城市的高大建筑和风景都展现在眼前。
  4.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
【原文欣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课文分析】
  《黄鹤楼》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作者登上黄鹤楼,看长江滚滚急流,望白云悠悠而去,不禁想起了神话传说中仙人骑鹤而去的故事。可是此时,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这四句,下笔突兀,围绕黄鹤楼反复吟颂诵,景物寥廓,情感空寂。“黄鹤楼一去不复反,白云千载空悠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叫人浮想联翩,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前四句总体上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那么后四句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五六句,写的是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夕阳落山了,故乡在哪里?看着万古不息的江水,诗人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心里荡起了游子的孤独与凄凉。
【思考问题】
1.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2.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触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 思乡之情。  )
4.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
5.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
( 芳草,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愁思。“芳草萋萋”,则形容愁思浓郁。  )
6.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思乡之情?
( “日暮乡关”:日暮时候最容易引发思乡之情。
  “烟波江上”:使人联想到“游子”。  
7.比较《登幽州台歌》和《黄鹤楼》,二者有什么相同?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相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登高远望之作,描绘了忘我超脱的空游画面;
  ②都是言外传情,抒发此时此地的情感,表达了伤感、孤独的感情;
  ③都因传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而具有非凡的艺术力量。  )
8.比较《登幽州台歌》和《黄鹤楼》,二者有什么不同?
(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不相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杂言古诗,句式变化,自由奔放;心游古今,直抒胸臆,感叹不已;
  后者是七言律诗,句式整齐,格律严谨;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借景述怀。 )
9.你知道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吗?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2页)
《黄鹤楼》导学案3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思维导图(5张)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pptx课件(21页)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崔颢《黄鹤楼》理解性默写
《黄鹤楼》《望海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中考题
《黄鹤楼》《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西省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8页)
《黄鹤楼》练习题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4页)
《送友人》《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音频朗读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3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1
《黄鹤楼送别》课文原文阅读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课堂教学实录2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教案4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3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
崔颢《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课堂练习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ppt课件(16页)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四市中考)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黄鹤楼》教学设计6
崔颢《黄鹤楼》学案2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教案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